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大事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微软上市26年首现季亏

  看台上的比尔·盖茨光芒甚至盖过了伦敦奥运会选手。尽管他低调地戴着棒球帽,还是被媒体捕捉到他的脸庞。正是这张脸庞,让全世界都有些吃惊:微软帝国的创始人,这位年仅57岁的前世界首富看起来似乎突然苍老了许多。

  此时微软的日子也不算好过。上个月刚刚发布的微软2012财年第四财季(4月至6月)财报显示,当季营收180.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净亏损为4.9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8.74亿美元。

  这是微软自1986年上市以来首次蒙受季度亏损。

  于是,人们开始猜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折戟在线化

  财务报表显示,以Office套件为主的微软商业部门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7%,全财年营收同比增长7%;微软在线服务部门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8%,全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0%。而受全球PC出货量下滑影响,微软WindowsWindowsLive部门第四财季营收同比下降13%,全财年营收同比下降3%。另外,据微软解释称,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在线广告机构aQuantive业绩不佳造成的62亿美元减记支出。

  aQuantive曾是微软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单笔收购交易。2007年,微软抢在谷歌和雅虎等竞争对手的前面,用60亿美元买下广告公司aQuantive,并希望在未来三年内价值可达800亿美元的网络广告中拔得头筹。当时,微软正处于从软件销售向“在线化”的转移阶段,而竞争对手谷歌在PC互联网领域的广告业务增长强劲,微软此举也是为抵御谷歌的竞争。

  不过据媒体报道,收购aQuantive后,微软抛弃了大部分aQuantive原有技术,并于2009年将aQuantiv旗下网络广告代理公司Razorfish出售;与此同时不断地安插微软老员工,迫使多名原aQuantiv高管陆续离职,导致人才上没有得到有效保留。

  在种种管理以及整合上的失败表现影响下,2007年收购以来,微软在线业务累计亏损已经超过90亿美元。2012财年,微软在线服务收入仅为28.67亿美元,比2007财年仅多出3亿美元,而2011财年的该项数据几乎与收购前持平。

  涉足创新不得其法

  这个曾经代表着先进的互联网行业中的创造者和创新者的公司,如今却被比喻成为“高科技产业中的一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名利场》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曾不客气地评价微软“绝大多数的创新,要么给自身带来巨大的亏损,要么就是对新领域几乎毫无影响。”

  虽然微软的影响仍不容小觑,但是比起曾经的辉煌,现在似乎显得有些暗淡。

  文章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爱好者们就像今天的“果粉”们一样,在商店门口彻夜排队,只为率先买到微软Windows95操作系统;到了1997年年底,Windows95和微软的其他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美国PC市场86.3%的市场份额,而当时,苹果Mac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仅有4.6%。到了2000年12月,微软的市值曾达到5100亿美元,是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比尔·盖茨的身家更是早在1992年便达到68亿美元,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首富,蝉联数年。

  然而,伴随着谷歌、苹果、Facebook等公司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的迅速崛起和夹击下,微软始终没有快速反应,到了今年6月份,微软的市值仅有2490亿美元,不到2000年的一半,降至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反观苹果公司,2000年12月市值仅有48亿美元。到了今年6月份,市值已经高达5410亿美元。

  有分析称,正是因为过于陶醉和依赖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这两大产品,导致微软一再错失在其他技术领域领先的大好机会。

  对此,微软企业通信副总裁弗兰克·肖似乎并不买账,他驳斥道,Win7、Office这样的产品自然不用多说,微软还在同期创造了全新业务,比如Xbox,它是去年全球第一大游戏主机,Kinect也成为极度热销的消费电子品。而且,微软企业服务器和工具部门营收同期增幅巨大,2011年营收达到170亿美元。“迷失的十年可从不会表现这么好。” 弗兰克·肖这样说道。

  不可否认Xbox等微软全新业务的市场影响力,但是对于苹果、谷歌、Facebook等更加快速发展着的竞争对手,微软的跟进与反击似乎始终不得其法:比如在此之前为了应对苹果iPod和iPhone以颠覆式的创新所掠夺走的市场份额,微软试图推出播放器Zune和娱乐功能手机Kin,但因未得到整个集团的优势资源支持而无疾而终;为了抗衡Facebook,微软将12亿美元收购而来的企业社交网络Yammer植入Office套件中,以挖掘未来的效果广告潜力;随后,为了防止谷歌和苹果在更多领域中获得竞争胜利,微软推出了手机系统的windows phone并选择了“失败”的伙伴诺基亚,以惨淡分手告终。

  除此之外,建立员工评级制度、以及对电子阅读和社交网络兴起的熟视无睹暴露出微软作为互联网公司从技术转向管理的巨大风险。

  如何再夺先机

  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在沃尔特·艾萨克森为他撰写的自传中谈论到微软的问题。乔布斯说,“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斯卡利加入后,苹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误;鲍尔默接管微软后也是这样。苹果很幸运,能够东山再起,但我认为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

  谁才能让微软重新“有起色”?其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许并不会走乔布斯重掌企业挽回颓势的路,自2008年退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后,他更常出现在各种慈善活动场合以及奥运会赛场的观众席上。

  好在,对于一个身处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来说,能创造一飞冲天机会的永远只有创新。

  在6月中旬的微软产品发布会上,微软破坏了已有业务模式,表现出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决心。参会者形容鲍尔默在演讲时,“因为太激动,多次出现声音失控,所发出的音符不着一字,简直是在吼。在说到微软的平板电脑时,他像孩童般欢喜地说,我简直是太喜欢了,有点疯了。”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同样兴奋,他说:“我们将把XP永久埋葬掉,以此证明Win8的划时代性。”

  微软副总裁弗兰克·肖坚信,“Windows Phone、Kinect以及即将推出的《光晕4》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Xbox作为娱乐中心以及其应对社交的整合都让谷歌的产品相形见绌。”而“未来几个月,还有更伟大的产品等待着我们。”

  当然,微软的实力仍然不容对手轻视。有业内人士表示,颠覆性的产品的确会为高科技产业企业带来转折契机,然而,在管理思路和制度上的创新对于公司发展也同样重要。

  (据央视综合报道)


浙江日报 经济·大事件 00011 微软上市26年首现季亏 2012-08-03 2664946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