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伦敦碗·看客

为啥都爱“咬”金牌

  主持人:本报记者 陈敏玮

  伦敦奥运会开幕以来,经常能瞧见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们用“咬奖牌”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奥运金牌很好吃么?

  今天“锵锵行”,我们就来听听各路“侃神们”聊聊奥运金牌的那些事儿。

  主持人:无论中国外国、哪个民族,为什么各国运动员领奖时都爱“咬”这一口呢?

  Ent(微博网友):这是个典型的“meme(迷因)”传播案例。所谓“迷因”,简单说,就是信息可以像人的基因一般行事,思想能够复制、变异以及演化。当一句网络流行语响起、一段视频蹿红,短时间内就能覆盖所有公众视线,并形成风潮。有网友回忆说在60年代电视上就见过咬奖牌的人,但最近几年明显增多。网球明星纳达尔大概是其中推波助澜的一位,众所周知他特别喜欢咬各种奖牌、奖杯。

  徐青(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这也是人的一种动物属性。通过感官体验得出感受,即尝尝所谓“冠军的滋味”。心理学上,弗洛伊德把人的第一心理阶段定为“口唇期”。婴儿即使不饿,也喜欢含着奶不放,喜欢吸自己的手指,因为婴儿的快感多来自口唇活动。竞技体育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竞争,运动员在获胜后,放松精神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人本能属性的回归。

  陈洵(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团支部书记、85后体育迷):以前看电视剧,古代的小商贩拿到金元宝就会很激动地咬一下,为了鉴别是否真金。我猜想奥运冠军也应该有这个情结在吧!当然,咬金牌的动作也可能是一种归属权的表达,咬一口金牌,它就是我的了!

  朱准(杭州亿联科技副总、资深体育迷):这是条件反射吧。小时候吃过一种零食——金牌巧克力,用锡箔金纸包着,和金牌一个样子的。

  Greeny (果壳视频编辑、摄影记者):很多摄影记者也会要求得奖者咬一下。不是所有运动员的镜头感都是那么好。下了赛场,很多人面对镜头羞涩紧张地连手都不知往哪放呢!

  主持人:另一则关于金牌的“囧事儿”,主人公则是本届奥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的铜牌获得者、巴西柔道选手菲利普·基塔。自打获奖后,这位可爱的小伙子与自己的铜牌形影不离,甚至连洗澡也带着,结果不小心摔地上坏了!奥运奖牌咋就那么“脆”呢?

  朱准: 伦敦奥运会金牌的主要成分是银,外面镀一层纯金。银牌的成分则是92.5%的银以及7.5%的铜,铜牌的主要成分是97%的铜以及少量的锌和锡。伦敦奥组委也曾建议,运动员最好不要使劲儿用牙咬金牌,因为镀金部分只占总重量的1.5%,咬下一点来,就会让金牌贬值。

  陈洵:其实奥运会历史上也有过纯金的金牌。比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现在,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主办城市组委会可以自行设计奖牌外观,但是金牌应至少含92.5%的纯银,金含量不得少于6克。

  龚璞(浙江省疾控中心化验师、收藏爱好者):伦敦奥运奖牌虽然脆,但却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最重、价值最高的“三最”金牌。金牌重量超过了400克,是前五届奥运会金牌平均重量的两倍多,甚至是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金牌重量的17倍。北京奥运会金牌重量只有250克。可以想象,如果菲尔普斯再次神勇拿下8枚金牌,恐怕也吃不消一口气挂在脖子上炫耀了。

  主持人:既然奥运会的奖牌并非“真金白银”,到底价值几何?

  龚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可是用昆仑玉镶的。俗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金价这几天不是跌得很厉害么,但是玩玉的朋友都知道,昆仑玉的价格可是一条“大阳线”啊。

  朱准: 根据现在金银市价,伦敦奥运的金牌是至今为止唯一含银部分价值超过黄金部分的金牌。CNN有过报道,如果将伦敦奥运会奖牌熔化成原材料卖,金牌价值650美元。银牌价值335美元。铜牌只有不足5美元。

  运动的春天(微博网友):《华尔街日报》也做过类似盘点。奥运会历史上最廉价金牌当属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体积小且金银含量小,仅价值80美元。最昂贵则是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金牌,如今可值1000美元。

  陈洵:虽然奥运会颁发的奖牌从材质上说并非价值连城,但一旦进入拍卖市场,附加价值便会连连攀升。2005年,为向某救灾基金捐款,美国运动员埃尔文·安东尼将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男子的50米自由泳金牌放在ebay网上拍卖,拍得了约1.71万美元的善款。

  陈晓卉(浙江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如此有纪念意义的宝贝,应该没有人会去考虑实际价值吧。对于每一位奥运会选手来说,奖牌的价值是多年来辛勤汗水的象征,是成功的标志。


浙江日报 伦敦碗·看客 00023 为啥都爱“咬”金牌 2012-08-02 2662587 2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