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一天来回300多趟,相当于绕西湖三四圈

跟着浙图跑库员找书

  本报杭州7月19日讯

  记者 刘慧 通讯员 张鸯

  早上8点半,记者跟随近百人的长队走进了位于杭州黄龙洞旁的浙江图书馆,在浙图办公室主任朱晔琛的带领下来到了闭架书库。

  “夏天到图书馆躲清凉的读者越来越多,暑期读者平均日借阅量是5400多册,比平常翻了一倍,浙图各岗位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在这个闭架书库,读者要借的书完全靠跑库员在100多万册书海中一本一本捞出来,他们每天要来回上下楼梯三四百趟,是平时工作量的三四倍。”朱晔琛临走不忘叮嘱一句:“里面像蒸笼一样,你们吃不消就逃出来吧。”

  书库重地,不得随意进出。得到特殊许可的我们按规定存好包,只带了采访本进入,幸运地一睹这个养在深闺的闭架书库。

  有点意外,这个位于图书馆最高层的书库窗户紧闭,开着仅有的4台风扇。没有空调,室内温度高达38摄氏度,20多岁的跑库员沈冶秋和50多岁的黄心云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书架间。“为什么不装空调?”黄老师解释,当时开馆时就没有中央空调,再说了,2000多平方米的书库,没有中央空调,其他都无济于事。

  正说着,身穿黑色T恤的小沈麻利地拿出几张索书单,一头扎进了书海。直走右转拐进第三个架子,在第四排用手比划了一下,随即抽出了一本《文学与意境》,继而小跑上楼梯到了阁楼,拿下来一本《道路工程词典》,不到2分钟,相隔甚远的两本书被放进了书梯。

  “读者在一楼大厅填了索书单送上来,我们照着单子从架上找,找到后再用书梯送下去。按要求,读者等待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就需要我们动作快。我一般是小跑的,如果不是太多书的话,我都能在三四分钟内完成。”小沈擦了擦汗。

  找书送书要小跑快速前进,但在茫茫2000多平方米的书海中快速精准地找到读者所需要的书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书都是按规律分类摆放的,一楼是A到R大类 ,二楼是S到Z大类,还有2006年以后的书都在二楼。我还不太熟练,要看数字,像黄老师基本就直接是哪一排哪一层哪个位置找哪本书,都很熟的。”刚工作一个月的小沈在我们看来动作已相当娴熟。天气再热,女生小沈上班时都是裤装,这样上下楼梯跑起来方便。

  黄老师是工作34年的老跑库员了,“这里100多万册的书,我的手都摸过。跑了30多年,一般一看这个索书号,在哪个架子上基本就知道了。有时读者不写书名,有些字迹比较潦草,我也能凭感觉找到。”

  太牛了!我们试图一对一跟他们跑书,可谁都没能跟牢。书库就像一个大迷宫,一转眼他们就消失在书海里。吃中饭前,只见小沈和黄老师不停地楼上楼下跑,基本上没停过,只看到小沈喝了一口水。“我先去吃口饭,马上回来。”11点,忙了一上午的小沈说。原来他们俩错时一小时上下班,中午不休息,轮流吃饭。

  在图书馆吃完快餐,我们返回书库。“夏天像蒸馒头一样,一进去受不了,一出来都湿透了,衣服裤子都能拧出水来。”在阁楼,我们看到两边顶上就是一层玻璃,太阳光直射进来。头顶管道触手可及,走路时不得不低头。整个阁楼内只有一台通风机,空气闷热,透着一股淡淡的霉味,有点喘不过气。2006年和2007年的书基本上都在阁楼,满地堆着等待上架的书,有些地方只能侧身转过,过道还不时地被书阻断,推车没法前进,就靠人工抱着跑了。

  下午5点,洗了“桑拿浴”的我们走出蒸笼。问及每天要跑多少趟时,黄老师给我们打了个比方,绕西湖一圈大概2个半小时,他一天工作8小时,每天走的路大概相当于绕西湖三四圈。比如今天,总共拿了179个单子,找了340本书,跑了三四百趟,相当于爬了9000多级台阶。

  即便这样,记者眼中的黄老师和小沈总是乐呵呵地互相提醒:“快,书单又到了。”自1998年搬到新馆以来,12级台阶黄老师跨了15年,50多岁的他如今还是两步五台阶,如履平地。在我们看来,他们每天接书单、找到书、再上架,这样的工作可谓简单重复枯燥无趣,可是满头大汗的他憨厚地笑道,“一点也不单一啊,对着这么多书,就像对着这么多作家。要不我怎么能跑30多年、一万多个日子呢?”而性格内向的小沈说:“每天跑上跑下,就当锻炼身体,工作健身两不误。”

  夕阳西下,告别黄老师和小沈,望着抱着书离开图书馆的读者背影,我们想,炎热的夏日,浙江图书馆里,有多少个像黄老师和小沈这样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啊,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跟着浙图跑库员找书 2012-07-20 2643356 2 2012年07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