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走近宏村

  钱丹

  我是如此钟爱旗袍,钟爱绣花鞋,钟爱油纸伞,钟爱青石板的小巷和古旧的花窗粉墙。所以,当以上钟爱在某一时某一地恰到好处地集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忍不住微醺般掉入了美丽的梦境。虽然夜雨的清凉不断提醒我这不是梦,但我走在小巷里时仍有强烈的失真感,思绪也飘忽不定。

  宏村的夜如此安静,灯火稀少,偶尔有几盏红灯笼,流淌着温暖的光。整座村子悄无声息地沉默在细雨中,只有门前屋后弯曲缭绕的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水声,像温柔的手,把每一位外来者揽进臂弯,安抚他们的灵魂。这是我最痴迷的场景,夜晚最适合于想象,更何况在这样一座古意盎然的村落。虽然夜色掩盖了她的形状,但无法掩盖她的气息和心跳。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心律坚实有力,她的呼吸带着青草与花朵的芬芳。虽然身处异乡,但我丝毫没有感到陌生和遥远,相反,内心异常温暖,就像回到老家杜月坞。在这喧嚣的尘世里,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美好情愫的源泉。我想,也许精神上的故乡,并不止一个。

  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山因水而更清,水因山而更活,每一条小巷里,都有水流过。穿着绣花鞋,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竟是那样干净,难道绵延不绝的流水也能清洗我们疲惫的身躯和心灵?这里的居民生活简单,男人们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街道上还能看到马车缓缓而过。女人们则守着庭院,洗衣做饭守着寂寞平和的时光。巷子里开了一些小店,卖小吃特产和古玩,店主通常挂着淡淡的微笑,淡淡地打着招呼,并不太在意买卖是否成交。走进任何一条小巷,两侧皆是粉墙黛瓦的古老院落。宏村很好地保留了原初的样貌,每一处景致就像几百年前一样,使新鲜和古老这两种元素神奇地结合在一起。透过斑驳的花窗,可以看到小院里栽满了各式花草,装饰着普通人家的普通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跟随水流的走向悠闲地触摸这个村落。我说过在这里我是一名异乡客,但我的脚步从容而安定。对古旧事物的偏爱让我如鱼得水,我把自己放入这一段时光里缓慢沉浮、移动,像一颗透过木板缝隙间的光线跳舞的细微尘埃,自由自在,自得其乐。每一间老屋都有故事,每一块雕花木头都隐藏着丰富的细节,每一处空间都让我怦然心动。建造如此精美村落的家族必然拥有传奇的历史,但我无心去探求过往的辉煌与繁华,这似乎不在我的审美需求之内。因此很抱歉,我忽略了那些分量沉重的姓氏和名字,我截取的精华只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晨一昏。

  遗憾的是,宏村的最美时代终究已经过去,现实把她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因为保存完好,所以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潮水般涌入,打破昔日的宁静。尤其是白天,到处人影绰绰。上了年纪的老人无可奈何地举起手掌,遮挡照相机摄像机的随时聚焦。卖粥的阿婆告诉我,这里的人们并不习惯被照相。于是我放弃了和她合影的念头,把她纯正质朴的笑容装进了心里。在戴上“中国画里的乡村”、“国家5A级旅游景区”、“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等一系列闪耀着光芒的桂冠的同时,宏村正不可避免慢慢失去最具美感的质地。也许很多人觉得宏村的美正被一点一滴地扩大,直至全中国或者说全世界。但是在我看来,宏村正从明亮走向黯淡,这是现实世界的法则,由不得谁更改。

  离开宏村之前,我再一次坐在临水的美人靠上,举起相机,把时间定格在这幅水墨画里。水面上小荷点点,我把目光飘浮在水间,让自己虚化进景致里,和小鱼儿一起悠游,一切声嚣都沉寂下来。我很庆幸,在宏村即将合上精彩册页的时候,我目睹了她的美丽。而且我坚信,这份美将伴随我的梦境,永不消失。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走近宏村 2012-07-20 2629103 2 2012年07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