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少讲不能干,多想怎么办

  在发展面前,我们少讲不能干,多想怎么办。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衢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要全面树立“待企业亲如父母、待客商亲如兄弟、待项目亲如子女”,推行“广开渠道听企情、化解企忧解难题、服务企业激活力”,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科学跨越。

  ——衢江区委书记朱建华

  “企业是活跃地方经济的细胞,是追赶跨越发展的基石。”朱建华说。省党代会提出“两富”目标,衢江区要全力推进爱心、创业、实力、绿色、和谐“五个衢江”建设,特别要打造服务高地,注重企业的培育、发展,实现洼地崛起。

  帮助企业发展,朱建华视为头等大事。仅今年3月份,他就连续安排6天走访多家企业,了解企情,破解难题。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是他多年一直联系的企业,在走访中得知高档特种纸作为主导产业,技术工人缺口很大,朱建华当场要求相关部门就行业用工与培训问题进行调研,目前企业用工培训的计划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

  “经营压力大、用工紧张、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政府要帮助企业渡难关。”经过深入调研,朱建华摸清了企业脉象,诊断出发展难题,“三亲融三企”的活动机制也应运而生。

  “三亲融三企”活动,要求各级领导每月上门走访,并设立企业服务平台和定期召开企情联席会议,广开渠道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难题,通过现场帮办、联合快办和难题交办等形式合力破解,还要实行全程代办、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等措施,提效能,减企负,帮助企业轻装发展。

  “东方广场”项目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不破法规破常规是我们的服务原则。”朱建华迎着热浪介绍说,这个项目今年3月底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亿元。前期审批阶段,区里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同时办理。如此一来,前期报批仅用时100天。为避免雨季影响进度,又在项目审批之时,允许基础工程先开工。

  在朱建华看来,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融资难是企业的头痛难题,衢江区牵线搭桥,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现有 600多家企业参加,授信金额达7.5亿元。一度出现危机的衢州巨鑫机械有限公司,由于当地信用社为其授信4000万元,如今蓬勃发展。为了帮助企业招才纳贤,衢江不仅挖掘区内资源,还分赴湖北黄冈、安徽黄山举办专场招聘会。

  “在发展面前,我们少讲不能干,多想怎么办。”朱建华说,今年各级干部已走访企业、项目472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80多个。下一步,衢江区要继续围绕新引进的83个项目、78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和100多家规上企业,倾心、倾力做好服务工作,构筑服务新高地,早日实现“两富”目标。

  (记者 毛广绘

  区委报道组 胡小飞)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少讲不能干,多想怎么办 2012-07-18 浙江日报2012-07-1800007 2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