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让“两富”比翼齐飞

  立足于民,惠及于民,让“两富”比翼齐飞。对于欠发达县景宁来说,富口袋是最大的民生,富脑袋才能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景宁县委书记林康

  机声轰鸣、车辆往来穿梭,连日来,丽水产业集聚区生态产业低丘缓坡开发项目景宁组团(农民创业园)正式启动建设。据了解,该项目规划总面积5200亩,总投资6亿余元,是目前景宁自主投资最大的一个创富项目。

  “今后这里将会是景宁数万百姓的新家园,更是各类生态产业兴起的新高地,是景宁自主创富之路的开始”,景宁县委书记林康说,当前景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城镇化初始、新农村建设初级的发展阶段,产业富民、产业富县迫在眉睫。

  面向“十二五”,景宁锁定了“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的战略目标,聚力推进新园区、新城区、新山区、新景区的“四个新区”建设。随之一幅蓝图绘就: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跻身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十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产业富民,一系列项目建设迅速推进。鹤澄、大东景现代农业园区如火如荼,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风生水起,民族总部经济方兴未艾,文化、生态工业等产业逐步崛起,云景高速即将建成通车……而畲乡风情生态游更是火热起来,仅去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0.01亿元,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

  文化体现了地方综合实力,没有文化的融合,群众的幸福感是不完整的。“景宁有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文化发展要和经济提升同步,甚至要超前一步,达到以文养人,以文化人,以文富民的目的”,在林康看来,提升老百姓幸福感不仅仅是算好经济这笔账。

  夜幕降临,景宁畲族文化中心的“凤舞畲山”大舞台上,歌声不断、舞曲不绝。在景宁,图书馆、体育馆、中国畲族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方位免费开放,而在偏远山乡大地乡驮垟村,农民们农闲之余走入“农家书屋”,踏进乡村文化活动室成了“时尚”之事。

  如今,公共文化场所成了畲乡群众文化休闲生活的好去处,而像这样的群众大舞台遍布景宁城乡。不久之前,景宁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晋京,作为浙江省唯一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剧目惊艳北京城。

  为推动畲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景宁提出了“文化名县”战略,并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和畲族文化总部,力争把景宁建设成畲族的“精神家园”,推进民族文化产业新发展。

  为让“两富”之路走得更坚实,今年以来,景宁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作风建设深化年、“强服务破难题大推进”项目推进活动,依托“乡会村开”、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出台党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约谈办法,掀起治庸治懒风暴。如今,干部沉下基层,一线谋发展、解难题在景宁蔚然成风。

  (记者 吴雅茗

  县委报道组 叶尚蓉)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让“两富”比翼齐飞 2012-07-04 浙江日报2012-07-0400007 2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