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培育“天使之城” 鼓励创业投资

宁波民资热追“智本”

  记者 陈纪蔚 李建新

  本报讯 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掌门人、海归博士张彦,这两天“忙并快乐着”:5条光学薄膜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两条新生产线还在紧张施工,按这个速度测算,公司今年因此可跻身国内外同行业前列。

  激智科技得以横空出世,缘起两位宁波企业家的“天使投资”:他们5年前拿出800万元资金,交给张博士创办了这家高科技企业。资本与“智本”的邂逅,不仅让公司以每年200%的速度迅猛发展,还让两位企业家的投资回报在5年内增值了10倍。

  宁波市委、市政府近期提出了打造“天使之城”的战略构想,鼓励宁波企业家慧眼识珠,更多进入高成长性创业项目。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说,在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进程中,宁波要勇于担当、走在前列,就需要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性企业;需要营造培育“天使”的浓厚氛围,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宁波创业。

  目前,宁波共活跃着50万个市场经营主体,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创投运作。

  一些鼓励创投的实质性举措已初显成效。在宁波高新区,新一届“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眼下正在紧张报名,2000多项参赛的创业计划数量超过以往;而以大赛为平台搭建的“天使投资人俱乐部”,眼下注册会员已经有100多人,投资的资金规模有数亿元,很多宁波企业家在这里找到了中意的项目和人才。在宁波高新区,活跃的创业投资氛围,已经吸引了16名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落户,400多名海归扎根,创办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一批有研究成果的高学历创业者已经尝到“天使投资”的甜头。美国海归博士戴立军领衔的宁波康贝生化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刚刚成立,他背后的天使投资人是宁波两位做建筑装饰和家电制造的企业家。4个月时间,两位宁波企业家利用他们的经商经验,不仅帮助招募人才,助企业进军电子商务领域,还在团队搭建、成本控制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议。

  更可贵的是,一些曾受惠于天使投资的创业者开始转身做起了“天使”。今年上半年,浙江宣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向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大学两名创业大学生的社交新媒体项目,投资了200万元。总裁徐毅说,他本人和企业就是在众多“天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有义务帮助年轻有为的创业者圆梦。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宁波民资热追“智本” 2012-07-04 2615371 2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