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特刊

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项目简介

  一、 项目概况

  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坐落于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南许荡,计划总投资22亿元,总占地面积1158亩。该项目系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基地重大建设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度实施计划。城区将建设形成集再生金属展示、交易、加工、钢材贸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担保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循环经济城,拥有“铁皮市场”、“圆饼市场”、“机电市场”、“不锈钢市场”等多个国内大型专业市场,年废旧金属回收能力将达650万吨,成交金额将达280亿元,每年为国家创造税收8.5亿元以上,相当于再造数个矿产基地。

  二、 区位优势

  项目紧邻沪杭高铁、申嘉湖高速、沪杭高速以及乍嘉苏高速、320国道、318国道。航道为湖州至上海的“湖申乙线”。周边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均属于1小时交通圈内,连接虹桥、浦东、萧山、宁波、无锡五大机场;以及乍浦港、北仑港、连云港三大深水大港,上海经济圈、杭州湾经济圈、环太湖经济圈三大经济板块交汇之地。陆海空结合,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能够有效辐射长三角周边城市。

  三、 产业基础

  陶庄原有的废旧金属交易市场早已闻名全国,该市场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上废旧金属贸易,距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陶庄每年交易的废钢铁量相当于一个中型钢铁厂的产量,被称为“华东最大的废旧金属专业交易市场”。

  陶庄废旧金属交易市场的废旧钢铁主要来源于10多个省市。废钢市场、圆饼市场、铁皮利用料市场、不锈钢利用料市场等废旧金属专业市场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村庄。目前,从事废旧金属交易的经营户共有1300多户,人员达1.2万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70%,年交易额达数百亿元以上。

  四、市场机遇

  陶庄这个靠家庭作坊简单加工发展起来的旧市场,由于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虽经历了几代市场的更迭演进,但由于信息不对接、物流跟不上、资源利用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如今开始遭遇止步不前的烦恼,亟待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嘉善县把陶庄确定为生态经济区。这些为陶庄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最有力度的支撑。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正是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和支持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实现对陶庄旧市场的转型提升,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陶庄这个主导产业的唯一出路。

  五、规划愿景

  建筑国际化:吸取国内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按照国外管理经验标准来建造、运营。

  博览国际化:通过承办各种国际级的“再生资源研讨”活动,使废旧金属再生资源产业,立足长三角,走出中国,面向全球。

  信息国际化:利用网站、信息月刊、综合服务中心等,将再生资源相关产业信息通过项目平台发布,与客户(经营客户、终端客户)互动沟通。

  商务国际化:项目通过组建“商务中心”,积极为经营户提供国际商务谈判的平台,并广收废旧金属商务信息,为经营户提供商业契机。

  融资国际化:项目通过成立资产运营公司或者可融资性担保公司,为经营户提供融资贷款担保等业务,拓宽各种融资渠道,培育客户成长。

  物流国际化:项目专设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千亩再生资源大商贸物流区,积极拓展国际化“第三方物流”业务,用先进的信息整合系统,实现联动,降低产业成本,提升效率。

  媒介国际化:项目通过组建的网站、会刊、博览会等手段,将陶庄废旧金属再生资源经营的信息与国际化知名行业网站、行业协会、行业渠道等相链接,为经营户带来更多的商机。

  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作为长三角循环经济对外发展的区域窗口和行业名片,受到国家、浙江省政府、嘉兴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政府把循环经济产业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势必成为未来的长三角乃至中国的重点区域品牌和名片。


浙江日报 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特刊 00017 中国陶庄循环经济城项目简介 2012-07-04 浙江日报2012-07-0400013 2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