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工业强省·互动

吴家曦:探索走好三条路子,加快“工业强省”步伐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强国之路的成功经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工业强省”建设的认识。推进“工业强省”建设,要在数量规模、结构素质、质量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重点围绕工业做强,扎实推进工业强县(市、区)建设。

  从全球来看,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兴盛,德国、法国、日本在二战后的复兴,以及韩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异军突起,主要原因来自于重视工业、做强工业。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强国之路的成功经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工业强省”建设的认识。

  杰里米·里夫金最新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预言,全球正迎来以互联网和新能源构建新支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长期趋势来看,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我国打造工业强国之路不应忽视这个重要外部因素。

  当前,对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强工业已有了明晰的认识,已摆在重要的位置。5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并提出了“六个着力”(即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创新驱动,着力推进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协调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工业强国建设要迈上新台阶,并且制订了质量效益发展、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5大类18个评价工业做强的指标体系。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制订了规模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资源节约等5大类23个指标体系。

  因此,推进“工业强省”建设,我省要在数量规模、结构素质、质量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一是要强在数量规模上,二是要强在结构素质上,三是要强在质量效益上。

  重要的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步伐,需要探索并走好三条路子。第一条路子是要把扎实推进工业强县(市、区)建设作为突破口。重点围绕工业做强,一是突出重点,明确做强工业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基地。二是要突破薄弱环节,重在围绕评价标准形成持续推进机制。三是要重在落实和出成效,研究出台重、准、实的举措。

  目前,我省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大县有14个,生产总值近1万亿元,约占全省的31%;工业强县的支撑在于工业强镇,目前,全省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大镇76个,超200亿元的27个。“十二五”要力争再做大做强一批工业强镇,同时要用好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这些大平台,吸引上规模、上层次的好项目,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努力把“工业强省”的基础打得更实更牢。

  第二条路子是要将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作为“工业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专门选出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加以扶持培育提升。但从全省看,目前百亿元以上的特别是5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统治能力仍不够强。要继续加大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使其当好调结构、促转型的排头兵,带动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体提升。

  第三条路子是要将转型升级作为“工业强省”建设的长期任务来抓。建设“工业强省”,就是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企业内强肌体,政府外优环境,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培育更多的“常青树”和“百年老店”,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转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工业增长的方式,加快构筑现代工业体系,全面步入创新驱动、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轨道。这是事关浙江长远发展的“百年基业”,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


浙江日报 工业强省·互动 00019 吴家曦:探索走好三条路子,加快“工业强省”步伐 2012-06-27 浙江日报2012-06-2700011;2609326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