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南浔南星家居公司让员工体面生活——

民工免费住公寓

  本报南浔6月26日电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江苏籍农民工吕海涛过得很开心。到湖州南浔工作10多年,他和妻子一直住在单位附近的农民房里,条件并不好。前段时间,他搬进单位新造的员工公寓,“进去一看,简直难以相信,就像电视里星级酒店的套间一样漂亮。”

  吕海涛所在的企业就是南星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让员工体面生活,住得舒适,去年以来这家企业共投资5000万元建造员工公寓。

  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的员工公寓,只见夫妻房的面积有30平方米,铺地板,有厨房,还有24小时提供热水的卫生间,液晶电视机、油烟机、空调、床、桌椅等家具和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

  “员工拎包入住,还可以享受健身房、棋牌室、网吧、超市、网球场、篮球场等服务设施。”管理人员介绍,目前,公司绝大多数外来员工已住进免费公寓。“每个房间都通宽带,今后还要设法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公司规定,单身员工住单人房,除了缴纳水电费外,不用付其他费用;已婚的员工只要夫妻一方在单位工龄达两年就能入住公寓。

  公司为何投入那么大的本钱?“不少员工租住在农民房里,夏天的时候,又热,蚊子又多,很多人睡不好。”公司总经办副主任方继欣说,因为住宿条件,过去两年,公司遭遇“民工荒”,当时春节过后,工人招来了,但是一两个月后,就有人相继离开。

  这种现象,引起公司的反思。“把员工仅仅当成劳动力,做出来的只会是廉价的产品。”公司负责人徐伟说,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员工觉得,他们不仅是付出劳动的人,更是一个体面劳动、有尊严的人。

  去年,公司决定,为员工准备一个“爱心之家”,同时投入巨资,对员工公寓全部精装修。一开始,公司的这一做法遇到不少冷言冷语。“有人说,公司这么爱出风头,5000多万元,可以添置多少土地,添置多少厂房,这笔钱花在工人身上,能得到什么好处?”徐伟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咬咬牙,下决心为员工建公寓。

  “我妻子的同事羡慕得很,觉得我有本事,脸上有光,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对得起老板的一番心意。”农民工徐守祥的妻子在别的公司打工,以前在外面租农民房,每年租金要1万多元,环境并不如意,夫妻之间少不了拌嘴。搬入员工公寓后,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家庭关系也和谐了很多。

  员工费靓曾在上海工作过。她说,公司提供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使她更加坚定了和企业一起打拼、一起成长的决心。

  舍得在员工身上投入,回报很明显。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南星家居”实现了亮丽的转身:从一家基材供应商,变成一家地板供应商,从原先的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发展势头好。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民工免费住公寓 2012-06-27 2608334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