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模“出征记”
本报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周武军
1848年的某个下午,大西洋的海风还有些清冽。
中国第一艘远洋木帆船“耆英号”上熬了一整年的船员一阵骚动,眼尖的人指着不远处朦胧可见的纽约大喊:“到了,到了,我们到了!”
时间的“磁带”快进到2013年开春——一艘迷你型“耆英号”带领着十几艘风格迥异的古船模,浩浩荡荡“扬帆”大西洋,第一站是德国。德国海事博物馆馆长非常重视,这两天他已匆匆抵达中国,找寻“耆英号”船模开往德国的“舵手”尤飞君。
尤飞君,依海而生的宁波宁海人,被称为“中国仿古船模制作第一人”。
十多年来,爱海、爱船的尤飞君“招兵买马”组成了一支仿古船模制作团队,按比例缩小仿制了“宝顺号”、 郑和宝船、汴河客船等120艘古代名船。而今,他要带着这些“中国船”出海了……
一个人的船队
把时钟拨回到2012年6月8日。在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尤飞君有一支庞大的“古船队”。
近百艘形态大小各异、做工精巧的木制古船次第排开,船舷划着优美的曲线,船头刻着精致的图案,宽大的船帆升上了高高的桅杆,一艘接一艘首尾相连,蓄势待发。
这是一支奇特的船队,细细辨认,有行驶在京杭大运河中的艚船,有古时运送时鲜和官员的黄鱼船,还有中国最早的轮船“宝顺号”等等,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古船都能找到踪影。
“光组船队,就花了十年时间呢。”尤飞君的船队轰轰烈烈、气势逼人,但这条造船之路却是艰辛的。
尤飞君从小痴迷木制古船,但这笔花销对年轻的他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按当年的材料价格,造一艘最简单的船模要几万元,到后来,仅人工费就要五万元一艘。”他的梦想,就这样在某一片蔚蓝的“心海”里搁浅多年。
1998年,已经是一家企业老板的尤飞君积蓄了一定资金,他重新启动了“梦想号”,召集10多位工匠,开辟专门的车间仿造古船模型,第一艘船诞生了。
尤飞君的古船模窗子可以开、帆可以升、舵可以转,甚至还能下水。“造船模不比造大船容易,起码有8个工种。”一位正在打磨船身的工人这样说。不过,对他们来说,最难的还是图纸。
“年代久远的古船模图纸和资料少之又少,为最大限度地还原真船,我们不单要找关于船的资料,还要反复论证。”尤飞君时常泡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还千方百计向专家求教。
仿造清明上河图中的客船制作的汴河古船,尤飞君光设计费就花了5万元。为了找到一艘明代宁波商船的外貌图,尤飞君专门飞到日本,最后在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画里看到了古船的样子。
“古船模重在历史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尤飞君捧出一本他写作的介绍古船的书,上面有图片,有说明,还要附上了制作图纸。我有些惊讶这种轻易而宝贵的“馈赠”,难道不怕工艺外泄?我们问。
他连连摇头:“希望有更多的人热衷于这项事业。”
梦想“万斛神舟”
人心总是不满足的,而这种“贪心”有时候反倒成就了无限的动力,尤飞君也有他的贪心。
“古船模只能摆在博物馆里,如何能感受扬帆而起的快感。就像‘郑和宝船’,当年是何其壮阔呀!”也许是看多了历史资料,尤飞君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古时的宝船真正复活在水面上,直到他接手“江山号”的制作。
在江山市须江上,一艘22米长、4.8米宽的褐色仿古游船悠闲摇曳,带着游人在江面上“闲庭信步”。
它叫“江山号”,是国内第一艘通过船检的全木制结构仿古游船。
船身有点明代初梁山古船样式,船上层建筑则是漕舫船的模样,船上亭子是清乾隆下江南时使用的皇家坐船,窗花雕刻则采用浙江特有的工艺手法。“建造一艘仿古真船难度比起造仿古船模更大,足足花了我们4个多月时间。”尤飞君颇有些自豪,这是他从古船模制作跨向真正仿古游船制作的第一次尝试。
“船模是拿来看的,但真船是要讲究安全性的,天壤之别。艺术与技术的交融美感,才能真正体现出这船的弥足珍贵。”尤飞君的制作团队颇费功夫,比如用螺栓代替了铁钉,增强了船的坚固性,再加上中国经典的传统捻缝技术,使水密性加强。据有经验的造船师傅说,这样结实精细打造的木船三年之内不需维修,但工时却是一般船模的几十倍之多。
“江山号”的制造,激发了尤飞君的“贪心”。尤飞君向记者透露了他下一个目标:“复原宋代‘万斛神舟’,将中国古代更为优秀的传统造船工艺再现在世人眼前。”
万斛神舟,史称之为“神舟”,后有人因其大而加上形容词“万斛”。史料载:万斛神舟最大一艘长达100余米,“巍如山岳、浮动波上”。船到达高丽礼成港时,“倾国耸观,欢呼嘉叹”。
这似乎是天方夜谭。
“目前我只知道万斛神舟的船型样式、大小,对其中的构造却一无所知。”尤飞君说,史书关于“万斛神舟” 的记载并不多,只有寥寥文字没有图片记载,即便如此,他还是相信万斛神舟一定可以复制成功。
这我们也相信。有时候,天马行空的梦想就是科学的第一步。
“中国船”要远航
十多年潜心研制古船,除了耗费了尤飞君的心血,还花掉他超过千万元的资产,这似乎并不是“可持续”的方式。
尤飞君也在摸索古船模的产业之路。
最初,尤飞君想到了做礼品船,拿来卖。“比如,一些做得较大的船可以卖给一些企业,放大堂里当装饰品。”可是问题很快出现了,如今人工费已经涨到了造一艘要几万元,再加上船的材料成本,售价很高,利润却并不高。“如果做成小小的工艺品,造一艘至少需要二三个月,产量太低,工厂化生产一时也无法实现。”
尤飞君犯愁了。把一种传统技艺做成现代产业,这似乎已经是老话题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让尤飞君没有想到的是,从国外读书归来的儿子尤泽峰也迷上了古船模,心里早有了更为宏大的构思:“我们手上有120艘古船模,不少还是绝版的,如果到国外做展览,既可以得到门票收益,又能让企业来冠名等等。”
新一代的新鲜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古船模”王国的困局,尤泽峰称这为“策展业”。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游艇展上,尤泽峰用古船模帮助一家参展公司布展,还带着几个造船工匠现场打造一艘古船模。这个展台成功吸引了大批观展者,他的成功策展,得到了第一笔丰厚收益。
不久前,西班牙海事博物馆又向尤泽峰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在西班牙组织一场中国古船文化展览,他们愿意为展览提供一切便利。“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把展业办到国外去,打响船模的知名度,就不愁展不会找上门了。”
船模展览, 不过是尤泽峰要打造的“新古船模王国”的冰山一角。在尤泽峰的电脑上,有一张详尽的规划图——“古船主题博物馆”。
在图上,我们看到,整个规划占地面积650亩。其中,一条人工河特别显眼,他将郑河下西洋途经的国家设置在沿线,游客可以充分体验下西洋的壮举。“这其实更像一个主题公园,有配套的宾馆、酒店,做成一条龙的产业服务链。”
船模产业可以做成多大?我们忍不住这样问。尤泽峰回答道:“这要看我们的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