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对接海西“桥头堡” 实现苍南新跨越

——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一周年纪实

  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2011年5月省政府在苍南县设立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作为浙江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列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苍南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积极先行先试,围绕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平台”的这一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值此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设立一周年之际,特发专刊,以飨读者。

苍南县是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进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苍南县位于我国长三角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处,又是浙江省的“南大门”,与福建省交界,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县,苍南霞关港与台湾基隆港海上距离仅为120海里,是对台工作的前沿。

  苍南县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区,也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全县总人口130万,陆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80平方公里,下辖10镇2乡。改革开放以来,苍南人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创业创新,块状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印刷、礼品、纺织、塑料、商贸物流为主体的特色产业群,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塑编之都、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等14张“国字号”特色产业金名片。2011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5亿元,财政总收入29.5亿元,苍南正逐步建设成为温州市南部经济中心、浙江省边界重镇。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把我省衢州、丽水、温州三个地级市纳入其规划范围。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把“温州都市圈”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下,苍南县从我省对接长三角经济区的末梢一跃成为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战略地位凸显而出,成为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桥头堡”。

  2011年5月18日,省政府高瞻远瞩,着眼长远,在集聚苍南县自然条件独特、近台优势明显、经济腹地广阔、体制机制灵活等诸多对台经贸合作优势,和苍南已经拥有霞关对台小额贸易、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经贸合作平台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在苍南县设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作为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列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成为国家级两岸经贸合作平台。

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一年来的成效

  编规划,不断完善开发建设思路。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苍南县自然条件、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空间平台等方面的优势,苍南县正式提出,以国家“双海”战略为指引,围绕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平台”这一发展目标,具体就是建设“两区四平台”“两区”就是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省对接海西区建设先行区;“四平台”就是打造成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级对台贸易口岸、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按照这样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编制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核心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

  强投入,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建设。积极瞄准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精致观光休闲农业和优质服务业,重点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核心区——龙港新城、苍南省级工业园区和县城灵溪现代商贸市场群开发建设区块、马站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等三大产业集聚核心平台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改善投资环境。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189亿元,201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35亿元。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初步形成面积达330平方公里的“一区多园、三大平台、遍地开花”的对台经贸合作区空间布局。

  一是依托苍南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加快建设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核心区——龙港新城。其规划总面积达106平方公里,作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的主平台。围区内2.4万亩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已于2012年1月获国家海洋局批复,为大规模开发建设解决了用地指标。目前江南海涂围垦正在加紧实施吹填工程,并按照“五个边”,即边围海、边造地、边规划、边招商、边开发的要求,同步推进,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尽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推进开发建设。

  二是苍南省级工业园区和县城灵溪现代商贸市场群开发建设区块。立足浙闽省际原有的传统市场群基础优势,包装了浙闽台汽车贸易城、家电数码广场、化工市场、物流园区项目一期、浙闽台水产城扩建、浙闽台产业科技园、浙闽台北部新区城市商业综合体、浙闽台电子商务城、浙闽台凤凰湾旅游度假区等9个项目。

  三是马站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其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规划了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轻工机械制造、生物精细化工等区域和功能生活区。拥有国家一级深水渔港的霞关港按照打造“国家级对台贸易口岸”的目标,与温州港集团合作,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加快开通苍南霞关到台湾基隆的海上客货直航,形成对台贸易双向快速通道。以海上通航带动苍南台湾两地经贸关系“一通百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我省南翼的重要出海口。

  重招商,着力高门槛引进大项目。一年来,台湾台肥集团、远雄集团、力氏国际海运集团、台湾商圈总会、台湾嘉农农业发展基金会、台南大亿企业集团等一批台湾重量级大集团投资者纷至沓来,双方签署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或意向。与此同时,苍南主动走进台湾,进行招商推介,特别是今年5月底的温州党政代表团赴台考察,在行程安排十分紧凑的情况下,苍南借机重点包装了包括现代农业、风景旅游、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等在内的54个重点项目随团招商,并接待了有投资意愿的台湾农训协会、力氏海运集团等台商16批次。目前,已有投资4.5亿元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阿里山农庄项目已落地建设,其草莓园已经结出成果,投放市场;台湾木瓜、南瓜、玉米、茶叶等农产品在苍南试种成功,面积达数百亩之巨,目前正在积极扩大种植面积和落实配套的深加工项目。大润发超市、台湾大亿集团太阳能非晶硅项目、力氏海运集团的苍南台湾商品贸易市场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已签约项目包括京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叶绿素国际发展公司等4个,总投资37.8亿元;在谈项目5个,意向投资18亿元。

  扩宣传,努力提升对外影响。组织策划参与浙洽会、厦洽会、港澳台知名媒体走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影响。组织党政代表团赴福建省学习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的理念思路,找准了下一步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反映发展要求和政策支持以引起更高层面的重视和支持。2012年1月由省委政策研究室和苍南县委、县政府共同建立的浙台经贸合作研究中心在苍南挂牌成立,为我省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政策指导。

  建机制,强化各项配套服务。着力探索建立“一区多园、统分结合”的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领导管理体制、便捷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成果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成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管委会,下设常设工作办事机构——对台经贸服务中心,对接三个主建设平台机构,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出台了苍南县鼓励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文件,建立了招商引资责任制和台资项目落地领导全程负责制及绿色通道制度。同时,积极申请苍南霞关港列入国家第二批对台小额贸易试行更加开放政策试点名录,开通对台海上客货直航,设立海关、商检、边检机构,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海上对外开放重要通道。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美好

  2012年5月23日,温州市委主要领导就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作出批示,指出:“苍南对台经贸工作有理念、有规划、有举措,为实施海西战略探路积累经验,望能坚持深化,为面上树立典型示范。”批示为下一步做好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工作坚定了信心。

  尽管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省内外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先发地区相比才刚刚起步。随着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经济关系迈入了制度化发展的新时代,浙台经贸合作必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必将成为推动我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重要力量。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也必将成为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发挥更大作用。

  从福建来看,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中央和福建省赋予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五个共同”这一新时期两岸合作的新理念,大力度推进开放开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平潭速度”,也给浙台经贸交流合作、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以新的启示和借鉴。下一步,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先行先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进,实现突破:

  1.在目前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是省级开发区的基础上,争取申报成为国家级两岸经贸合作平台,努力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集中发展区之一的“温州沿海发展区”主平台和我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展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主抓手。

  2.在研判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和ECFA签署带来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先行先试,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加快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开发,积极探索苍台两地经贸合作新思路、新模式。

  3.发挥苍南霞关港作为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深水港口这一优势,开通苍南海上对台客货直航,打造成为国家级对台贸易口岸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及我省南部重要出海口,以海上通航带动苍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一通百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对接海西“桥头堡” 实现苍南新跨越 2012-06-08 浙江日报2012-06-0800007;浙江日报2012-06-0800011;浙江日报2012-06-0800017;浙江日报2012-06-0800010;浙江日报2012-06-0800019 2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