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人文世界·文化志

文化鄞州
乐意盈然

  草台班子蜕变记

  夏意盈盈。61岁的鄞州区下应甬剧【2】团团长王文宝在天黑前结束了排练,与“台柱”史美福一起走出街道文化中心。这样的“空闲”如今已很少出现在剧团70多位演职人员的日常生活中,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这支由幼儿教师、电工、农民组成的地道“草台戏班”邀约不断,足迹遍及城乡市镇的角落。

  而对洞桥镇树桥村村民来说,天色的转暗恰恰开启了他们的欢乐“开关”:绿荫流水的文化公园里,一间300多平方米的“迷你”影院已经坐着不少前来占位的观众,隔壁的村图书室也聚集了很高的人气。

  戏曲、电影和阅读,本是动静相异的文化形态,却因为一种理念的滋养,彼此间产生了自然的连接,甚至,还叫响了一个独树一帜的鄞州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天天”系列。

  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权益、得到更大的文化实惠,这是各级政府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的要义所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老百姓普遍对 “一厢情愿”的文化供给并不买账;文化资源分散,难以吸引社会力量,也导致无法发挥集成服务的效能。如何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写好一个供需合拍的“惠”字,在反复的基层调研中,鄞州区文广新局局长胡岳明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2009年3月,旨在解决农村老百姓看戏难问题的“天天演”项目启动,与以往由政府部门单向配置的“老规矩”不同,年初,一张“演艺产品采购目录”先被下发到基层,群众按需“点菜”,剧团凭单“送餐”,政府买单、公开采购,开启了一条有鄞州特色的文化惠民创新之路。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菜单”上除了浙江曲艺杂技团、上海越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专业演出团体的名字,还有下应甬剧团、嵩江越剧团这样的“草根”剧团。

  王文宝回忆,2008年年底,她和几位业余剧团团长被请到了文广新局会议室:“政府要对我们进行评估定级,如果能进入采购目录,意味着更多的演出机会,还可以按级享受演出3000至5000元的补助。”

  “天天演”是一个融合“种文化”与“送文化”的流动大家庭。今天下应甬剧团排练室墙上挂着的百余面锦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要属“好戏连台”。3年来,剧团每年演出都超过100场,从十几分钟的“小戏”演到了两个多小时的“大戏”,还自设“写作班子”,创编了《婆媳和》、《连环案》等独一无二的招牌剧目。

  而连王文宝自己都没有想到,因为题材、服装的优势,剧团在许多地方的受欢迎程度甚至盖过了专业团队,还在宁波逸夫剧院、上海世博会等文化大舞台觅到了知音。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次全区业余戏曲团队综合评估定级中,下应甬剧团在37支剧团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特级”称号。

  要阐释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的人本理念,或许没有比一支“草台班子”的蜕变记更适合的了,因为,他们自己便发轫于脚下的这片热土。

文化企业显身手

  “天天演”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送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而作为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的“执行者”和“配送员”,和盛文化演艺公司总经理沈瑞龙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

  和盛是一家为“天天演”工程“量身定做”的文化公司,受政府委托负责基层演艺需求信息的调查统计、剧团和剧目的引进采购及演出组织配送,简单地说,就是要让老百姓精神“菜篮子”里的菜品丰富营养、常换常新,还要保证物美价廉。

  在鄞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剑波看来,这一政府与市场联动推进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政府可以从‘办文化’的具体事物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划和管理上,而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也使‘天天演’的服务形态走向常态和规范,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除少数演出收取低价票外,绝大部分“天天演”免费面向群众,并深入到偏远乡镇,平均每年每村至少有1-2场;剧种方面,不仅有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越剧、甬剧,还包括了绍剧、婺剧、瓯剧、魔术、杂技、歌舞等多种表演形式。3年来,“二度梅”、“浙江骄傲”获得者吴凤花、“文华奖”得主王君安及京剧翁国生等都曾通过“天天演”的舞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福建芳华越剧团和杭州越剧院的演出也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一套整齐摆放的音响设备,全部收装起来不过两个大铁箱,却能把电影、会议、卡拉OK、教学等功能“一网打尽”——去年5月,“天天乐村级娱乐培训中心”在树桥村试点挂牌,这套由宁波音王集团研发的“一站式”多功能数字影院系统很快成了当地人热烈追捧的“文化明星”,还吸引了邻村不少羡慕的眼光。

  这又是企业直接参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音王集团配备工程专用车对该套音响设备提供安装、调试、维护等专项巡回服务;对管理员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维修护理;每月定期免费提供优质的科技文化教育片源,“迷你”影院播放什么影片,全由农民自己做主。

  尽管“群众娱乐,政府请客”的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在鄞州由来已久,但自“天天乐”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以来,树桥村1200多位村民还是感受到不少“新气象”。比如,“从‘送电影下乡’到‘送影院下乡’,实现了质的飞跃”;又比如,“跳舞健身不再受天气、地点的限制,可以更自由地开展了”;而根据村长施明国的观察,一年多来,村民打牌赌博明显少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天天乐’成了一贴促进和谐稳定的‘催化剂’。”

  或许,科技与文化之间,原本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遥不可及——正如人类左右大脑的分工机制,好的创意不都是在合作中产生的吗?

品牌升级再出发

  2006年,全红波走上了树桥村村图书室管理员的岗位,倘若当时你问她图书馆如何聚集人气的问题,不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与大部分基层文化站点一样,这里的几千册图书几乎无人问津,由于书籍分类编目全靠手工操作,要找一本书绝对是伤神耗时的大工程。

  后来,鄞州区启动了“农家书屋”建设,树桥村分馆成了鄞州区图书馆的一个远程服务窗口,面对不断更新的各类图书和期刊,全红波开始忙碌了。尽管来看书、借书的人仍然不多,但在一次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课上,区图书馆长胡春波的话让她印象深刻:“公共图书馆是‘奢侈’的经营,短时间内很难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只能等待时间的潜移默化。”

  2011年下半年,全红波接到通知:图书室将增加一批由区图书馆统一采购、编目的新书,还要与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空间整合。这样一来,凭借一张区、镇、村三级可用的书刊借阅“一卡通”,图书资源存量被大大激活,还能实现数字读物的优化与共享。这个听来令人心动的“升级版”图书共享工程,就是鄞州区“天天”系列品牌之一——“天天读”。

  从免费放映到免费演出,从免费借书到免费上网,鄞州在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创新的道路上多次喝下全省、全市的“头口水”。为了拉长基层文化惠民的项目链、活动链、产业链,按照“均等、普惠、优质、领先”的目标,去年起,以明州大讲堂、农村体育健身路径、文化馆文艺骨干下基层辅导等为载体的“天天听”、“天天学”、“天天练”工程也依次上马,积极构建设施网络广覆盖、服务供给高效能、组织支撑可持续、保障措施管长远的公共文化普惠共享的新格局最终打出一记漂亮的“天天”系列“组合拳”。为品牌注册时,工商部门建议胡岳明换个更特别些的名字,但他婉拒了:“‘天天’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精髓,一改就变味了。”

  1万多册书籍,近40台电脑,每天从中午12点半到晚上8点半不间断开放,树桥村的新图书馆运行一个多月来,同为爱书之人的退休教师崔雅敏与新树桥村人舒元宏在这里成了颇具默契的“点头之交”。每天晚饭后,他们都会在色调温暖、书香弥漫的阅读空间里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为书本、为悦读点亮一盏灯。

  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这样一盏灯。而令人倍感希望的是,在鄞州的每个角落,都有一盏浸润文化气息、专为你我而亮的心灵之灯。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化志 00022 文化鄞州
乐意盈然
2012-06-08 浙江日报2012-06-0800017;浙江日报2012-06-0800013;浙江日报2012-06-0800018 2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