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14版:科学发展在浙江

把群众的“柴米油盐事”当成基层“大事”

——桐乡推动干部“四联四强”聆民意赢民心

  今年以来,桐乡市从偏远乡村到繁华小镇,处处活跃着下乡“结穷亲”的党员干部身影。作为一项干部培养的重要制度,桐乡市将机关干部下乡“补课”常态化,推出“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建立全市党员干部全员走访制度,通过开展社情民意调研,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效果显著。

基层经验成桐乡干部任用“硬杠杠”

  有调查显示:桐乡市3100余名机关干部中,有14%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懂百姓疾苦、缺乏一线锻炼的短板尤为明显。

  去年12月,桐乡市为此开展了“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让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下乡一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年内实现全市年轻公务员都具备一年基层工作经历,不具备基层工作经历者原则上不得提拔任用”,是桐乡为干部任用画出的一条“硬杠杠”。

  自“百千万”实践活动推出后,先后得到了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上级部门的肯定,认为桐乡“百千万”实践活动解决了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怎样服务群众的问题,是目前浙江省创先争优两大创新点之一,是基层首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要求当好全省示范。

  今年2月,为了深化“百千万”实践活动,桐乡市委决定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主要内容有四:一是联群众、强感情、解民忧,建立党员干部全员走访群众制度,重点走访孤寡老人、低保户等;二是联村组、强管理、促和谐,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干部包片联村、部门维稳联村制度;三是联企业、强服务、助转型,由市级领导及有专长的优秀领导干部组成服务团队,与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结对联系走访;四是联项目、强投入、增后劲,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投资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机制。

  同时,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现状,开展“结民亲、暖民心”攀亲活动。按照要求,机关干部结对的对象不少于2户,一般干部不少于1户,且每季度走访不少于1次。每名干部要全面了解“结亲户”的困难情况,在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就业技能清、帮扶需求清的基础上,帮助制定脱贫计划,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资或资金资助,解决4件以上实际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结对档案,力争使结对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现在有些干部离群众越来越远,通过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户,和他们攀亲结对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密切干群关系,而且有利于查找梳理当前‘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通过出实招办实事,可以让更多的困难家庭得到真正的实惠。”

  截至目前,桐乡市共有2157名机关干部参与到攀“穷亲戚”队伍中,收集“四清”信息635条,帮助“结亲户”解决问题561个,提供致富信息459条。

  驻村干部帮助村民割油菜

  把群众的“柴米油盐事”

  当成基层“大事”

  ——桐乡推动干部“四联四强”聆民意赢民心

“一把手”带头“眼睛向下”

  作为桐乡的“一把手”,市委书记卢跃东率先带头,在短短的数月间走了4个镇(街道),63个行政村,16家企业,并到63个村党组织书记家里和63名驻村干部所在住户家里,看望他们向他们了解情况,还与各行政村民兵连长面谈,并慰问村里的困难户。走访中,有的当了二三十年的村书记说:“市委书记登门来看望我们村书记,这还是第一次。”今年市委书记将把全市176个行政村全走一遍,看望每一位村书记、驻村干部和民兵连长。

  西南村大洋里的困难户沈春娥做梦也没想到市委书记会亲自上门来看望慰问她,给她家送“红包”。1998年丈夫因病去世后,沈春娥拖着一双儿女过上了举债度日的艰苦生活。所幸的是,在好心的企业主和热心的村民合力帮助下,她的女儿即将大学毕业。“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你。”卢跃东握着沈春娥的手给她鼓劲,“付出的艰苦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你要注意身体,干活不要太劳累!”

  董家村因茭白而闻名,村民也因种植茭白走上致富路。然而去年下半年受蔬菜整体行情影响,加上受制于传统产销模式,茭白价格较往年明显下降。3月21日,市委书记到合作社调研,为茭农鼓劲,让大家往高效生态方向发展,同时,力争早日把董家茭白销到海外市场。当天,他还要求商务局、海关、检验检疫局等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帮助解决。

  5月正是春茭收获季节,合作社因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扩大大棚茭白面积500多亩,每公斤卖到了6.5元,茭农每亩收益超万元。茭农潘贵兴高兴地说:“听了市委书记的一番话,我马上扩大了大棚的面积,茭白上市时间早了,抢到了销售的好时机。我一亩大棚茭白卖了1.4万元,从来没卖这么高过。”

  最让农民开心的是,通过商务、海关等单位部门的牵线搭桥,销往香港的董家茭白顺利通过了嘉兴检验检疫局检验,走向香港市场已成可能。

驻村干部各施所长

解民忧促和谐

  在“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开展后,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在市委书记的影响下,提起了“精气神”,在“为民做好事,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

  如今,桐乡干部放下了架子,沉下了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朝夕相处,冷暖相知,与群众打成了一片,结交“穷亲戚”。这样一来,群众会与干部掏心窝子,工作中的一些偏差、盲点、误区会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和政府的工作也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把群众的“柴米油盐事”,当成基层的“大事”。在此次“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中,桐乡的党员机关干部们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桐乡新一轮的城市及新农村建设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内外部条件,而以民为本,听民意、帮民困、解民忧、赢民心则是他们继续前行的最好“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5个多月来,桐乡全市驻村干部累计走访农户40650余户,共已收集各类问题约4000条,帮助村、农户解决实际问题1991个,提出涉及基层经济、民生、文化等意见建议3380余条,投入帮扶资金累计达300万元。切实帮助农户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变了、帮群众办事的能力提高了、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

  驻村干部帮村民施肥

  河山驻村干部帮农民干农活

  驻村干部在为农民养蚕

  ZHEJIANG DAILY

  14

  样本】

  【金色乐章

  陈洪标 王亚


浙江日报 科学发展在浙江 f0014 把群众的“柴米油盐事”当成基层“大事” 2012-06-06 浙江日报2012-06-0600017;浙江日报2012-06-0600015;浙江日报2012-06-0600012;浙江日报2012-06-0600018;浙江日报2012-06-0600007;浙江日报2012-06-0600020;浙江日报2012-06-0600021;浙江日报2012-06-0600002;浙江日报2012-06-0600019;浙江日报2012-06-0600013;浙江日报2012-06-0600022;浙江日报2012-06-0600023;浙江日报2012-06-0600011;浙江日报2012-06-0600003;浙江日报2012-06-0600004;浙江日报2012-06-0600001;浙江日报2012-06-0600010;浙江日报2012-06-0600005;浙江日报2012-06-0600006;浙江日报2012-06-0600008;浙江日报2012-06-0600009;浙江日报2012-06-0600014;浙江日报2012-06-0600016 2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