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溪水环家莲叶青

  本报桐庐6月4日电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芦恩伟

  小桥流水,古树成阴,白墙黛瓦,庭院深深……走进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被这样颇具古韵遗风的古村落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坐落在天子源溪与青源溪双溪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环溪村由此得名。这里是桐庐县的最东面,与富阳仅隔一溪之隔,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江南古村落群之一。村内90%以上的村民都姓周,是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聚集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周敦颐先生的千古名篇《爱莲说》便是环溪村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

  说起环溪村的历史,村主任周忠莲如数家珍:“620多年前,周敦颐第十四世孙周维善迁徙环溪。维善公对易理颇有心得,看到这里山水形胜,连连惊叹风水宝地。”

  如此风水宝地,环溪村的名声早就该响亮起来。可在2007年以前,村落的“脏乱差”却是出了名的。周忠莲说,环溪村的蜕变,来自于“清洁乡村”的建设。2009年,杭州市实施风情小镇战略,环溪村被列入“国内最清洁城市” 示范点。借助这股东风,村里把以前的老建筑修旧如旧,把村内四通八达的明渠暗沟恢复起来,加强了卫生管理,里弄小巷、村里庄外、房前屋后无一遗漏。现在即使在枯水期,双溪也是清澈见底,溪水潺潺流淌。

  在重建建筑景观这些有形的文化外,环溪村还格外重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继承。位于环溪村中心的周氏宗祠,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意,名为“爱莲堂”,已有百余年历史。堂内有一莲池,香远益清,亭亭静植。村里还划定了一片莲花区域,大力发展莲花产业。村民和游客在赏莲花、挖莲藕,享受大自然乐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莲文化。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爱莲说》的名言,也是周氏族人一直遵循的价值准则。为了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环溪村在爱莲堂内创办了爱莲书社,设立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和电子阅览室,使爱莲堂成为弘扬家风、读书明理、文化传播的中心,古祠堂也重新焕发青春,成了村民的精神栖息地。如今,村里建立起老年星光之家、舞蹈室、休闲公园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拥有梅花锣鼓队、女子排舞队等10多支文体队伍。白天晚上,常常可以见到村民活跃的身影,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城市的公园。

  环境变好了,人心更美了,村民们的生活也更幸福了。村民周柏莹说:“每天经过祖宗留下的爱莲堂,看着好山好水好风光,我们真是打心眼里感觉到,这里就是我们最美的家。”就连刚到这里才半个多月的大学生村官张晓敏也连连赞叹说:“这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淳朴的村风民风,真不愧是最美丽乡村。”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溪水环家莲叶青 2012-06-05 2582537 2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