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走来新型农民
本报记者 肖国强 报道组 周薇薇
阅览室里,琳琅满目的图书整齐地摆放着,卷着裤腿的农民在静静地读书看报;多媒体教室里,布满老茧的手在认真地记着笔记;音乐室里,二胡悠悠,笛声阵阵,声声入耳;室外的灯光篮球场上,年轻人正在用力奔跑着,尽情地挥洒着汗水……
眼前的一切,给人置身于大学校园的感觉。但这里,却是记者在黄岩区院桥镇繁荣村农民学习会馆看到的景象。
“从村头到村尾,从村南到村北,只要走上15分钟,就能和城里人一样,听讲座、学技术、健身休闲、篮球乒乓羽毛球,样样都有。”说到农民学习会馆,繁荣村党支部副书记、馆长何振世满是骄傲。
短短几年,这个昔日破旧的老仓库,和着全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节拍,摇身一变成了黄岩区乃至台州市的第一家农民学习会馆,成了农民求知求乐的精神家园,奏出了一曲优美的乡村文化之歌。
牵手,一拍即合
黄岩地处东海之滨,为改革开放的先发之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就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繁荣村,也因为生产工艺品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经济的繁荣,会带来文化的繁荣,但它有一个滞后期,更需要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自觉。在繁荣村,这样的文化的贫乏同样如是。何振世说:“虽然村里富起来了,可是没什么像样的文化设施,村民没地方可去,只能在家看电视,一时打牌搓麻将,赌博成风。”
村支书郑兴池,当时还是村宣传委员的何振世,看着也是格外担心,“我们繁荣村素来民风很好,现在口袋鼓起来了,脑袋却开始瘪了。”
2008年底,主抓文化工作的区委宣传部,在全区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调研时发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文化设施陈旧老化,对农民缺乏吸引力,文化在农村难以生根,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同样的困惑,让各方一拍即合:建立农民学习会馆,搭建农民学习交流新平台,让它成为新型农民的摇篮。
要建农民学习会馆,钱从哪里来?黄岩区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村里出一点的办法。政府对会馆的投入,不是直接给钱,而是采用“以奖代补”机制,最高奖8万元。
“奖”和“补”一字之变,激发了农民学习会馆的热情。“听说区里出台了扶持政策,村里马上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班子会,一致决定:马上装修改造村里的老仓库,建学习会馆。”
说干就干,村民筹钱,企业捐款,郑兴池很快就领着村民们筹到了40万元钱。2009年新年一过,他们就马上动起手来,村民们个个热情高涨,15天时间就让老仓库旧貌换新颜,“3套音响、3000多册图书、乒乓台球桌、多媒体教室、室外篮球场和舞池,还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区委宣传部则将科技、农业、卫生、宣传文化等系统的师资整合在一起,组建了讲师团,定期到会馆给农民上课。“农民最想听什么,就讲什么。”何振世说,每次开课前,他们都会把征求意见表发到全村400多户农户家中,课程内容有政治类、文体类、科技类、养生保健类、小学生暑期辅导类等六大类,“起码要50户人家打钩的项目才能开课。”课程内容确定后,何振世就负责给宣传部打电话,请他们安排落实授课老师。
第一堂课是区卫生局副局长讲高血压,能容纳50人的多媒体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之后,中医养生、番茄种植、舞蹈培训等十几场讲座,场场爆满,附近七八个村的人也跑来听课,老仓库改造的小教室根本不够用。
眼看会馆如此闹猛,这年6月,郑兴池召集全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决定:投资80万元,新建一幢能容纳近200人的教学大楼。区财政和镇里面也拿出了专项补助。原先的小教室改造成了书吧,村民随时可以进来一边喝茶听音乐,一边看书下棋上网,全都是免费。
变化,自信健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54岁的村排舞小组组长郑素琴,熟练地打开音响,手指轻轻一掀,欢快悠扬的舞曲《美丽人生》就回荡在村里的广场上,50多个村民踩着节拍,翩翩起舞。
“别看现在每天人这么多,可刚开始,妇女们一到这里都是远远地望着,想跳又不敢跳,就怕被别人笑话。”郑素琴说,一开始拉人去跳舞,经常要被人说成神经病,怎么拉都不肯跳。“到了后来,这音乐就像号角一样,音乐一响大家都会自然而然靠拢过来,根本不用叫。”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35岁的舞蹈教练何敏敏也是很有感慨。“想不到只花了几个月时间,跳排舞就成了全村妇女们最喜爱的活动。”
何敏敏是繁荣村人,从小喜爱舞蹈的他曾经学习舞蹈13年。村里建起了学习会馆后,他应邀担任了舞蹈老师。不过,这老师可真不好当。“刚开始的时候,她们都不肯学,连表演服也都不敢穿,说是太露了。村干部只好‘逼’着自己妻子先学,慢慢地,学排舞成了全村妇女的时尚,跳舞的队伍也从三四个增加到了上百人。只要不下雨,每天至少有四五十个人来跳,男人们也加入进来了。”
一些变化也悄然发生。自从办了学习会馆,村民们的生活可丰富了,跳舞、敲鼓、打球、唱戏、下棋,花样可多了,既快乐又健康。村民孙冬彩身体原本一直不好,脚凉、关节痛,以前每天吃药,晚上要穿厚棉衣裤睡觉,现在每天跳舞身体也变好了。76岁的戴荷女老太太以前天天打麻将,现在只要不下雨,天天都跳排舞,她每天吃好晚饭第一个到村广场,跳两个小时回家洗澡睡觉。
学习会馆吸引了大批村民,村民们经常一起到会馆坐坐,邻里关系更和睦了,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也逐渐减少,乡风更文明了。“以前村里老年协会有5张自动麻将机,天天不够用,现在每天连一张都凑不齐了。”郑兴池说。
“过去,黄岩人比较排外,新老黄岩人往往走不到一块,现在虽然繁荣村本地户籍人口只有1500余人,外来人口有1800多人,但大家一起打球跳舞,搞搞文化活动,相处越来越融洽,纠纷都没了。这几年很多地方招工难,但我们招工都不愁。”村干部孙文达说。用外来务工人员安徽人杜国伟的话来说,“这里生活方便民风好,就算别的地方每个月多给几百元钱,我也还是愿意留在繁荣村。”
未来,植根乡野
到目前,黄岩区已经建起了124家村级农民学习会馆。面对越来越多、越建越好的公共文化设施,怎样让它们充分运转起来,让农村文化活动真正“热”起来?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只有激发起农民自己的活力,让他们成为文化的主人,农村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于是,把讲台让给农民,把舞台留给农民,把自主权还给农民,让农民自己来管理,成了黄岩人的新选择。
一开始,学习会馆大部分课程都是由区委宣传部组织安排,到现在,有将近一半的授课老师是农村的文艺能人、农技带头人、种养殖大户。除了在会馆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外,更多的课堂设在了田间地头、广场舞池,甚至在农家灶头上。
在北洋镇联群村,有一所最奇特的讲堂。它的主讲老师年龄最大,它的办学成本也最低,全年就是30度电,但它的办学效率却最高,一个月六堂课,堂堂座无虚席。它就是由88岁的潘深河老人自掏腰包、自编教材建起的“潘深河讲堂”。“听得懂,记得住,每堂课我都喜欢。”村民李玉梅说,老潘上课总是用讲故事、唱歌、顺口溜、三句半的办法,讲一些大家关心的政策和生产生活知识,听起来就像和家里人拉家常一样亲切。
在黄岩,像潘深河老人这样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大使共有169位,他们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创作,给农民上课,教育引导身边人。
舞台的主角也是农民。在黄岩,每一次的农民学习会馆文艺擂台赛、农民合唱节、农民艺术节、农民舞林大会、卡拉OK赛,农民都是从台下走到台上,既当观众又当演员。太极拳、舞狮、舞龙、高跷、魔术、武术、唱歌跳舞,个个都是像模像样。
农民学习会馆的管理权,也全部交给了农民自己。村长、书记是名誉馆长,分管文化的村干部担任馆长,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的组长,个个都是本村村民。安排什么活动,都要农民自己商量着定。
看看繁荣村学习会馆5月份的活动:1号门球活动,2号乒乓球,3号围棋,4号太极拳……每一天的活动都没有落下。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就是这一次次的文化活动,串起了乡野之间零散疏离的个体,滋养着一方的文明,也培养了一个个爱学会学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