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
理智与情感的解读样本
本报记者 陈宁 通讯员 方序
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一位医者长眠于此。
常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这个并不知名的湖边。他们带着朝圣般的心,目光停留在三行简短的碑铭上: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那三句简短而质朴的话,沉淀到今天,一步步升华为行医的境界:面对疾病,有超乎常人的理智,更有毫无保留的情感。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放大一家医院日常行医过程中的细微片段,选择这其中的理智与情感作为解读样本,试图找寻出这架天平的平衡点。无论身处何时,这两种情愫的交锋,都会是医学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深有体会:“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任何一个团队要成功,都要靠一点精神,靠一点气质,靠一点理想。做事要有品质,做人要有素质,医院才会有品牌。”
1
1881年,杭州。年仅25岁的苏格兰医学传教士梅藤更(DavidDuncanMain)远渡重洋,来到神秘的东方,来到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将“三间陋室”发展成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西医医院——“广济医院”,并于1881年至1926年间担任院长,在异国他乡救死扶伤。
当广济医院华丽转身为今天的浙医二院,140多年过去,似乎一切都变了: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医学难题被逐个攻下、前来问诊的病人络绎不绝、年门诊量近三百万、手术8万余台,开展了很多国内首例、省内首例的新技术、新项目……但没有变的,是梅藤更的行医理念,它像是一曲主旋律,跟着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日加凸显。
抢救,是和死神的争分夺秒,是对生命的最高敬畏。
今年3月,诸暨市消防部队城东中队副中队长陶国杰因公负伤,省领导指示:到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专家救治。
救火英雄被送往浙二重症监护病房。整整40天,医院竭尽全力组织救治,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陶国杰的生命再一次起航。
去年,同样是一场牵动人心的医疗大营救。被“最美妈妈”吴菊萍救起的小女孩妞妞转至浙二。在骨科、神经外科、康复科联合诊治下,妞妞从视力0.04、左侧肢体偏瘫的状态,渐渐恢复到视力正常、能坐、手能动……最终唱着歌、开开心心地走着出院。
妞妞康复期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世界最顶尖的神经肌肉方面的专家奥本海姆博士得知她的情况后,和浙二的专家团队进行了越洋讨论。他毫不保留赞叹:“我没有见过这样(从10楼高空坠落)的存活例子。我们越洋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
也是在去年,70多岁的范大爷静静地躺在省内首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数字一体化杂交手术台上,等着著名的心血管专家王建安教授和澳大利亚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联合为他进行的心脏杂交手术。
范大爷胸闷气促近20年,最近病情加重,到浙二就诊,发现心脏冠脉存在严重狭窄,特别是左主干狭窄达到90%以上,如果再不进行手术很有可能发生心梗甚至猝死……进行内外科分开手术,病人被感染风险大大增加。但杂交手术时间整整缩短了三分之一,第二天他便正常活动。
早在2004年,浙二在脑科中心顶楼就建立了停机坪,是为病人获得黄金抢救时间。直升机的抢救范围覆盖整个华东地区,省内以及周边地区若有急救需要,浙二的“空中120”随时可以出发。这条省内首条空中生命线的架设,填补了浙江省航空救护的空白。
2010年10月,浙二和UCLA共建的国际远程医学中心就开始运转。双方专家定期开展肿瘤胰腺等国际远程多学科视频研讨会议,共同分享探讨各自在医疗、学科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学术难点,也为疑难杂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两年多后,这个全国首家的国际远程医学中心体现了它的辐射力,省外甚至香港患者的病理、影像资料也通过这个平台,寻求联合诊疗。
目前,已经有近600例疑难病症患者享受到这种国际远程医疗团队的服务,2011年,国际远程医学中心被评为首批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试点三大区域中心之一,指定参与起草卫生部远程病理会诊及质控网络体系构架,中国最大的国际远程医学中心也因此名副其实。今年四月,浙二和UCLA还共同主办了“2012胰腺肿瘤多学科诊治西湖高峰论坛”。
同样的理智抉择,发生在浙二甲状腺专业组。和全国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相契合的是,这里收治的病人呈增长趋势。面对这个高发的甲状腺疾病,哪些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一年多来,普外科副主任王平和他的团队更加谨慎。
“按照过去的做法,一旦发生甲状腺肿瘤,多数患者很难免于手术。”王平说,传统的B超检查,难辨甲状腺肿瘤的属性,尤其是10mm以下的小结节,良性患者挨刀后,需要终身服药,还面临复发可能。
2010年底,由外科、超声科、病理科等多科室医生组成的甲状腺专业团队与UCLA合作,开展了甲状腺细针穿刺(FNAC),用细胞学检测的方式确定肿瘤的属性,然后再选择治疗方案,使将近1000例病人少挨了一刀。
这一规范的诊疗手段现在已从浙江推向全国。“医生要做的是为患者减轻痛苦,而不是徒增烦恼。”这正是浙医二院医生的共识。
“医者仁心”、“济世寿人”、“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是的,关于医生的许多阐述亘古未变。如果说救死扶伤是天职,临危不乱是素养。那么一次次的精准抉择,终究归结为这一职业那份沉重的责任。
2
现代浙二的面积并没有比梅藤更时期的广济医院扩大多少,但这里的年门诊量已从19世纪末的几百人次扩展到现在的几百万人次。
梅藤更的理念仍在这里默默延续,被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们重新定位:围绕建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品牌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学科建设和服务品质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并致力于探索出一个百年名院的转型升级样本。
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浙二的医生们仍然要穿上平整的衬衫、打紧领带,穿上白大褂。医护人员每日行医的第一课,就是检查自身的装扮:不需要隆重,但一定不失庄重。因为,这些细节看似小事情,其实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医院的品位、品质和品牌形象,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感受和其对一个医院的信任程度。
2009年起,浙二下达禁烟令,所有吸烟的员工自觉掐掉手中的烟蒂,为病人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医生职业理念的悄然转变,是出于对病人的尊重。
细节的温暖,在这个只有40亩的医院里处处洋溢:住院区和门诊楼,每隔几步就有免洗消毒液,瓶身上使用期限一目了然;每个斜坡处都有“注意安全”的醒目提示;穿着红马夹的志愿者随处可见;到住院区探病的家属人手一卡,刷卡进出,以免病人受到打扰;医院内生机盎然的小花园,供病人活动……
一家医院有过人的技术和准确的判断,它能够吸引人;但一家医院若有细致入微的情感设置,它才能打动人。
去年,浙二借鉴台湾万芳医院的经验,推出医院管理的“5S”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在去年的评比中,医院的环境满意度已达91.2%。
上个月,天台患者陈一强(化名)接受了王建安教授的一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8个小时内,他完成了手术和术后观察,顺利出院。浙二的“日间手术”病区从2011年底开始收治病人,26个病种的病人,都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并出院。
疾病无论在何时都是痛苦和可怕的,但我们可以让对抗疾病的过程变得温情。
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现场排队……多种挂号方式同时开通,挂号单上有详细就诊时间,只需如约到达。去浙二看病,流程会比想象中简单。
正如加拿大临床医学家奥斯勒所言:要从日常病房工作中接触的平淡人身上,感受他们的爱和喜悦,他们的忧伤与悲痛……从每个病人身上,才可以看到医学的巧妙与特别……要从生命的诗句上来鼓舞我们每天例行的诊疗工作。
3
“仁爱而劳”,如今,医者梅藤更对医生职业的毕生体会,在他留于东方的这座医院里,医者们仍在为此做着最好的注解。
在浙二的护理团队中,“彩虹组合”——孙红玲和许彩云是院内仅有的两位“国际造口治疗师”。“造口,就是改变病人的排便状态,手术后造口护理、健康教育等对病人非常重要。”孙红玲说,许多病人无法接受造口。
对于这些心理受创伤的病人,两位护士希望能多带去一点阳光。两人随身携带的护理箱满是温情:箱子表面贴着两人设计的logo,写着“用细心抚平伤口,用爱心呵护玫瑰”的服务理念。
“在我们的眼里,每一处造口都如一朵玫瑰,需要悉心对待。”孙红玲说。“彩虹组合”成立的短短一年内,共有600多位患者得到她们的护理。
医者,要在“仁爱”的前提下为患者而“劳”。
今年是浙二眼科汽车医院奔赴欠发达地区的第15年。从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到眼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晋秀明已经为数以百计的基层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每次到基层,眼科中心的医生一天要做20多个手术。“我不希望看到一些人因为生活贫困,就受到白内障困扰。帮助病人,是我们的责任。”晋秀明说,每逢汽车医院出发,眼科中心的医生都会积极报名。
交通的便利,网络的通达,优质医院的资源惠及到更多的人。在临安市人民医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在衢江区,在慈溪市,以及千里之外的贵州省湄潭县,患者都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浙医二院的优质医疗技术。
当一家医院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只要置身于此,便会自然而然融入关爱他人的行列中。
去年寒暑假,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朱莹医生都带着年仅12岁的女儿小佳吟到医院大厅做志愿者。她和女儿一起为病人填写病历、耐心指路、解答。小佳吟成为这里最年轻的一位志愿者。
2011年成立的“广济之舟”志愿者联盟,已经成为一个近4000人的团体,服务时间超过35万小时,服务人次超过70万……身着红马夹的他们,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默默装点着、温暖着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眼观一家医院对病人的绵长情感,想起著名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的一句话: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把每一个病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千方百计地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4
一位老者,一位孩童;一位医者,一位病患。梅藤更和一位小患者互相鞠躬的瞬间场景被定格为永恒,热传于现代化的微博网络。
医患之间,本应如此。
去年年底,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的徐志清教授接到常山县龙达村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的陌生男子说要代表岳父邵有礼送一只亲自饲养的大公鸡。这背后有一段46年前的往事。
上世纪60年代,徐志清随浙二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到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常山县开展防治工作。他在简陋的条件下为村民邵有礼手术,帮他治好了严重静脉曲张。
40多年过后,徐志清教授已72岁,当时的村民邵有礼也年逾八十,一幕“千里送公鸡”的故事,一时成为佳话。
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上月,一封感谢信从贵州湄潭远道而来。今年3月,浙二爱心长征专家组到当地义诊,这封感谢信正出自他们当时抢救的一位颅内多发损伤重病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这段阐述,是对医生职业的最好理解。
无论身于何处,若有病患,总会第一时间施以救援,而这,也是医者理智与情感交锋时的最佳平衡点。
在每一家医院,时时都有生老病死,常常都有喜灾福祸。在每一个紧急的关头,理智与情感的天平如何保持平衡?或许浙二院长王建安写在医院网站上的话是一个很好的回答:“我期待有一天,患者们能这样描述浙医二院——是希望和重生的灯塔。即使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我们依然不懈努力,坚持每日提供优质、细致的医疗服务,相信终有一天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犹如灯塔般照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值得信赖和安心的目的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