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尿不湿的英语学童
【事例】
“孩子刚1岁,还穿着尿不湿,连中国话还没学会,却要花1万多块钱来学英语,真是把钱往水里扔……”在杭州某早教中心门口,奶奶抱着孙子嘴里不断嘀咕,由于年轻的妈妈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执意报了这个早教英语班,奶奶虽然反对,但最后还是妥协了。
于是,就看到大人抱着怀里的婴童一起练习“up”“down”,没多大一会儿,就抱出来喂奶,换尿不湿。
曾经,新东方语言学校招收4岁小孩学英语是个新闻,如今,英语早教的年龄已经提前到了6个月,人们倒反而习以为常了。在杭州,就有多家培训机构推出了针对9个月到36个月婴童的英语培训课程,均价格不菲。
6岁的月月在父母训练下不同程度地学了英、法、日三门外语,却变得越来越内向,经医生诊断患上了失语症,原因在于没有定位什么是母语,小小的大脑输入了多种语言,难以用一种纯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透视镜】
慢是节奏
“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的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秦文君
为了不甘人后,家长逼着孩子学着学那,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未来”,却不曾想过孩子是否喜欢?时机是否成熟?
这,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现象。
由于社会对英语的过分强调,许多连“爸爸”“妈妈”还叫不清楚的婴儿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无论考大学还是读研读博,不管找工作还是评职称,英语成绩都是绕不过去的槛。于是,英语成了中国考场的“新八股”,也成了早教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宁波的段妈妈是从事早教行业的教师,她有一个2周岁的孩子,“我绝对不会让孩子没熟练掌握母语就这么早进英语班。”她说得斩钉截铁,“技能方面的东西不用急,到适合的年龄学适合的东西就行了。更要关注的是孩子习惯的养成和童年的快乐。”
“现在,我们往往以一种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用一种几乎是教计算机的方式来教外语。这样的语言教育怎么能使孩子喜欢?”杭州越读馆教师童蓓蓓认为培养孩子的兴趣最要紧,“其实语言是一种感觉,外在的物与词语之间的那种对应找到了和熟悉了,就学会了。”
不仅是学外语的年龄提前了,国际化浪潮下,孩子出国游学的年龄也大大提前了。小学一二年级就出国游学的人已大有人在,杭州天长小学有的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出国游学经历。
“现在的教育染上了‘急’病。”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而现在很多教育都被异化了,功利性的教育大行其道,让操着尿不湿的孩子就去学英语就是例子,这么早就接受功利性学习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孩子需要的是潜能开发,兴趣和信心的培养,而不是过早的知识灌输。”
成长和学习都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因为生命生长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教育,开蒙启智,润物无声,急不来,躁不得。
在孩子面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悠着点”,遵循孩子的节拍,“善于屈尊俯就于孩子的步伐,并加以引导”,快和慢不是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价值,给孩子找到最合理的节奏,那样的行走才会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