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财经·投融资

印证浙江经济60年的发展

浙江农信史料馆开馆

  煤油灯、斗笠、蓑衣、水壶、挎包,萧山县农民莫禄盈得到信用社代放的40元贫农合作基金——这是1956年《人民画报》上的一幅图片,是当时信用社简陋办公情景的真实写照。展现浙江老农信人露水、汗水加泥水的“三水精神”、“挎包银行”的浙江农信史料馆,5月29日在杭州秋涛路旁开馆。

  历经2年的筹建,浙江农信史料馆共征集珍贵史料4000余件。这个富有浙江农信特色的行业陈列馆,是全国农信系统首家省级层面的史料馆。再现了浙江农信60年历史画卷,展现了其改革发展、支农支小的丰硕成果,又犹如一幅画卷描绘了浙江经济发展变迁和腾飞的生动历史。史料馆的建成,对保护挖掘、传承弘扬浙江农信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60年的发展,浙江农信已成为我省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支农力度最大的金融系统。辖有81家县级法人机构, 4200多家营业网点遍布各县(市、区)、乡镇和较大的行政村,从业人员达4.6万多人。到4月末,各项存款余额9552亿元,位居全省银行业之首;各项贷款余额6761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涉农贷款余额4690亿元,位居全省之首;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均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

  浙江农信史料馆共分历史沿革、创业足迹、展望未来3大单元。历史沿革又分建国初期、人民公社化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浙江农村信用社3个章节,主要展示了不同时期浙江农村信用社的社会贡献和经营管理活动。创业足迹分支农支小、转型发展、人文建设3大章节,彰显了浙江农信人百折不挠、坚定前行的时代风采。展望未来意指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浙江农信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浙江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浙江日报 财经·投融资 00019 浙江农信史料馆开馆 2012-05-31 2464221 2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