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阳光洒满老房子

  本报磐安5月22日电

  

  

  24个古村落,点缀着磐安乡村。它们老树抽新芽,重现生机——行走在古村落间,红雨伞,绿蓑衣,老牛犁田,相映成趣。

  磐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玉山古茶场和孔氏家庙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赶茶场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许多地方一样,磐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遇到了困惑。古建筑被拆,石子路被毁,只留下一座座大水泥场。

  建设新农村就该拆了古村落吗?磐安有识之士形成共识,古村落拆了容易重建难,保护为先。哪些是磐安最具代表的古村落呢?县里又把选择权交给全县人民。经过数月的村庄自荐、媒体公布评选,共选出24个古村落。2009年,磐安县《关于古建筑保护管理的决定》出台,明确了全县需要重点保护的古村落、古建筑。按照“抢救濒危、保护重点、维护一般”的原则,重点实施对古建筑、特色建筑的抢救性修缮工程。

  双峰乡大皿村始建于唐代,全村3000多人,90%姓羊。现存的大都是明清建筑,颇具婺州山地风格。2009年,大皿村被列为磐安县特色文化村。

  县里出资,大皿村的祠堂、牌坊开始修缮。渐渐地,大家发现,祠堂是修好了,可古民居还是破破烂烂的,一点人气都没有。无人居住的房子,缺乏人气滋养,会老得更快些,正如一个没有爱情滋润的女人。

  正当村民犯嘀咕时,县里又出台新政,按照1比1的出资比例,政府与农户共修古民居。“如果古民居没有改变,修几座祠堂,还是隔靴搔痒,没有留住古村落的灵魂。”磐安县农办主任孔令维说。

  在大皿村逛了一圈,发现许多老房子里已经住满了人。一座名为“登科弟”的四合院已搬回了6户人家,另有两户正在修缮……全村共有100多间古民居得到修缮。

  这几年,磐安投入3000多万元,修复了玉山古茶场、榉溪孔子家庙、大皿村清德堂等一批古建筑、古民居,并严格规定新建房屋立面规范,使新建的1500多间房屋与古建筑融为一体,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政府的1比1配套修缮资金,也激活了民间古民居保护。全县已有349户农户把自家的古建筑、特色建筑修缮一新。许多人搬回了老房子,赚起了票子。

  雕梁画栋,木雕花窗,古典的大皿村古建筑,迷住了不少外地游客。这不,盛夏还未来临,就有人来电话预约,要在这里避暑度假。

  尖山镇管头村,只有260户人家的小村子,上个周末被六七十辆大小车子挤满,一天接待游客700余人次,全村70个农家乐全部爆满。

  一幢幢老房子被修缮,一个个古村落被激活。行走在磐安村落间,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古建筑中喷薄欲出的新生命。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阳光洒满老房子 2012-05-23 2452889 2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