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杭州残疾人托管中心正式启用——

心中有爱就是家

  本报杭州5月17日讯 “妈妈,今天热,你喝水!”简单的一句话,从34岁的儿子张楠嘴里说出来,年逾六十的妈妈翟蓁湿了眼眶。

  去年8月,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试运行,智力二级残疾的张楠成为中心的第一位托管员。8个月后,在第22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托管中心正式启用。张楠这个智商停留在3岁儿童水平、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大孩子,不但学会了自己刷牙、吃饭,还开始关心起母亲了。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儿子,这几个月把他放在托管中心,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翟蓁代表托管人员家属发言。她是一位单身母亲,自从儿子被确诊脑瘫,她的生活中就一直充满失望和泪水,托管中心让她重新看到了希望,“儿子的生活有了起色,我也有了寄托。”

  这对母子并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家庭,因为这所兼顾康复、医护、教育和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托管中心,生活不再阴霾。

  “我们家老母亲照顾智障的哥哥63年,现在一年比一年力不从心。”今年3月,60岁的方荷珠听了社区介绍,决定把哥哥送来托管,“原先母亲舍不得,总觉得儿子到这里来会受苦,现在自己来看过了,终于放心了!”

  走进位于江干区丁桥镇沿山村、占地100亩的托管中心,四周是绵延的青山,8幢三层高的宿舍楼并排而立,“这里空气倒是好的!”94岁的方妈妈哪个角落都不愿意错过,仔仔细细打量着儿子居住的环境。走进宿舍,电视机、柜子、浴房一应俱全,房间布置得简洁大方。

  “每层楼都有24小时值班看护,这是真的?”硬件条件验收过关,方妈妈继续发问。

  “姆妈,你放心,不但是24小时,他们真的是在用心照顾。”方阿姨告诉记者,她的哥哥在家时大小便不能自理,长年带尿袋,虽然方便,可对身体不好。来到托管中心后,护理员开始训练他的自主意识,“刚开始失禁得厉害,他们一点也都不嫌,弄脏的裤子、床单二话不说就去洗掉了,看到这样子的场面,我真的很感动。”

  不仅是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对已经入住托管中心的150多名托管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个性化康复和专业化培训。

  在综合楼二楼的舞蹈音乐室里,40多岁的梅炯姗正伴着音乐《哇哈哈》又唱又跳。看到记者,她不停伸出手来,邀请大家一起跳。

  “刚来这里的时候,她张口说话都有困难,我们有意识地通过音乐来激发她的兴趣爱好,现在她已经能唱好多歌了。”王一鹏是一名康复指导师,这个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北方女孩,因为一直以来对残疾人工作的热爱,选择了这份远离家乡的工作,“和这些托管人员在一起,沟通上确实会有些困难,但是看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托管中心共有14个康复功能室,每一天,王一鹏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在教室里等待这批特殊的学生。虚拟超市、手工室、生活技能培训室、创意培训室、缝纫室……宿舍楼背后,还有一个农疗基地,可以让托管人员种植果蔬。这几天,托管人员正和老师们一起在缝制荷包迎端午,走廊两端的装饰板上,也挂满了他们的绘画、折纸等手工作品。

  “上午下午各有一堂课,实行分组上课。如果不喜欢上课的内容,还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比较灵活。”王一鹏介绍,每个功能室都有固定的专业老师,这样托养康复一体的设计,让原本大多孤单在家的残障人员,享受到有伙伴的快乐。

  “这里很温暖,真的和家一样。”下课了,看着被护理员带到操场上练习投篮的儿子,翟蓁泪光闪烁。

  有爱,就是家。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心中有爱就是家 2012-05-18 2447713 2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