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日本多年来大手笔人为加工冲之鸟礁

钢筋水泥“变”不成岛

  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冲之鸟如果是“礁”,日本资源开发和海洋调查的主权范围将局限于岩礁周围的40平方公里。但如果是“岛”,那么,以此为圆心的方圆200海里都将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因此,是“岛”还是“礁”成了冲之鸟问题的核心。

  是礁是岛早有定断

  依据日方的史料,自上世纪20年代,日本测量船就对冲之鸟进行了多次勘测。曾参与1933年测量任务的水路部测量科科长田山利三郎曾在自己的论文中指出,冲之鸟既缺少中央岛也缺少泻湖,应该属于“准礁盘”。

  但日本政府并不如此认为。2005年,著名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登上冲之鸟,并 “指礁为岛”。他的依据是《海洋法公约》121条的第一款: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对此,中国以该条法律的第三款予以驳斥。2009年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重申中国立场:冲之鸟礁既不能维持人类居住,也无法维持经济生活,设定大陆架没有任何根据。中国希望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能够妥善处理日本的申请。

  其实,有关冲之鸟礁是否能够享有岛屿待遇的问题,早已被欧美等国的国际法学者所否定。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法教授乔恩·范戴克就认为,冲之鸟礁大小不过是一张特大号的床,由两个遭受侵蚀的隆起岩礁构成,根本不具备岛屿资格。

  日本多年倾力造“岛”

  日本政府很清楚,如果不是进行人为加工,冲之鸟可能连明礁都已经不是了。1996年,日本建设省再次对冲之鸟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显示,该礁所在的礁盘大约形成于2.5万年以前,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并且正以每百年1厘米的速度下沉。

  据1933年的考察记录,当时这一带礁石中,约有5处能露出水面,但是到1982年,已减少至4处。目前,仅剩下2处。按照这种趋势,整块岩礁因海水冲刷而逐渐消失是迟早的事情。

  对此,日本展开了全力抢修。早在1987年,“冲之鸟应急对策特别研讨会”就率先成立。此后的两年里,日本共耗资285亿日元,在东露岩和北露岩周围放置了9900个铁质防波块,并对露出海面的岩体浇铸了水泥防护层。1999年6月,日本政府又花费8亿日元为东露岩“穿”上了钛合金防护网。2005年3月,日本再次展开救礁计划,拨款1000万日元在礁石上设置门牌号码,架设灯塔以及气象观测设备。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等因素造成水位上升,冲之鸟礁被淹没的威胁并未消除。作为应对措施,据悉,日本官员把冲之鸟礁的珊瑚样品带回日本本岛,在实验室内加以培植,以期通过大量繁殖珊瑚重新种出一个“岛”来。

  据日本《读卖新闻》披露,仅2008年,财政就拨款750余万美元,将5万只珊瑚分期分批移植到冲之鸟。日本水产厅官员表示,此举不仅旨在维持和巩固该岩礁,更是为了使其具有经济性生活,达到海洋法中的“岛屿”标准。据悉,目前每年用于维护冲之鸟礁的费用达两亿日元。

  “有人,可生活”是“礁”变“岛”的关键因素,日本在这方面同样进行了大手笔投入。2005年,日本在礁上筹建海水温差发电设施,计划利用所发电力进行海水淡化处理。同时,财政拨款5亿日元,用于支持岩礁附近从事捕捞作业的日本渔民。

  2008年11月,日本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南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申请,企图独占区内资源。2010年5月18日,日本众议院又通过了《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案》,该法案要求在没有船舶靠岸设施的“冲之鸟岛”设立经济活动基地,借此向国内外宣传冲之鸟是一座岛屿。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日方最终可能在礁上形成发电、海水淡化、航行保障、渔业支持等多处设施,并达到“有人值守并生活”的要求。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指出,“为了扩张领土,日本的一系列做法是对国际法模糊空间的利用,同时亵渎了其权威性,必然招致各国的反对。”

  (据央视)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钢筋水泥“变”不成岛 2012-05-17 2446743 2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