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遂昌回购泥坯房保护开发

黄墙黛瓦如仙境

  本报遂昌5月16日电

  报道组 林庆雄 潘俊

  今天上午,天刚泛白,遂昌县蔡源乡大柯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炊烟融入缥缈的云雾,原始泥坯房的村庄黄墙黛瓦,宛如仙境。

  “活脱脱一幅泼墨山水画,太美了!”30多名上海游客背着“长枪短炮”,跑完村头跑村尾,满脸兴奋。游客张轩说,这里简直就是摄影家的天堂。他们原本打算待3天,现在已经多待好几天了。

  从2009年开始,这个海拔560米的小山村,凭借连绵梯田和质朴的村落,连年举办了乡村摄影文化节,得到了全国各地摄影家的热捧。

  “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真没想到,我们习以为常的梯田、泥房、乡土文化,竟能这么吸引游客!”50多岁的村民杨孝明说,他家的农家乐几乎天天有客,村里农家乐也从最初的9家增至21家。

  根据普查结果,像大柯村这样的泥坯房村,在遂昌共有自然村、点641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且保存完好。“随着这些年乌溪江库区脱贫致富、农民异地转移等富民工程实施,农村一大批泥坯房处于闲置状态。而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典民居,恰恰是发展休闲旅游的稀缺资源。”遂昌县旅游局长徐建林告诉我们,县里专门出台了泥坯房保护、开发计划,准备在未来5年间,回购40个泥坯房村进行乡村休闲开发,100个自然村进行保护性开发,丰富遂昌“健康、快乐、休闲”的旅游内涵。

  黄墙黛瓦、古树苍天,山泉叮咚、小道幽幽……海拔800多米的妙高镇仙岩村汤山头自然村,尽显江南古村的静谧和安宁。沿着整洁的石子路前行,农舍前一幅邋里邋遢的房屋“前生照”,引起了我们注意。

  “以前虽说房子古朴,却破旧得不成样。”仙岩村村委会主任翁金水说,2010年,村里实施了旧村改造,为了保存古村古貌,镇里出资10万多元,将村里的危旧房越改越“旧”:清一色的泥木结构房,土墙灰瓦、马头墙,并很好保留了村道上的石板路、石子路,使古朴雅致之风不减反增。

  “走,再到我们泥坯房养生会所去看看。”刚介绍完村容村貌,翁金水就拉着我们来到村头。直插云霄的红豆杉古树群下,一座座仿泥坯房建筑挂满灯笼,古色古香。“每到周末,来这儿的客人最多。”翁金水说,有了旅游带动,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直线上升,比过去少说也翻了两番。

  不仅先行发展的泥坯房村生机勃勃,尚未开发的泥坯房村也崭露头角。在大柘镇大田村大坟山自然村,一幅对比鲜明的乡村变迁图映入眼帘:山坡上26间泥坯房空空如也,一片沉静;山坡下一幢幢小洋房旁车水马龙,笑声阵阵。

  “村民们都搬进新房,过上好日子了。”大田村村委会主任周勇冠介绍说,这批泥坯房空着浪费不说,反而容易遭到虫蚁侵蚀、风雨破坏。村里准备招商引资,除了按星级宾馆要求精装房内外,还要建设“开心农场”、“休闲体验区”等配套设施,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供城里人回归自然、修生养性的乡村休闲会所。

  守土守出了品牌,更守出了效益。循着泥坯房的发展模式,遂昌全县73个村办起了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乡土文化的农家乐,今年1月至4月,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黄墙黛瓦如仙境 2012-05-17 2071974 2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