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路桥 草莓棚里插稻秧

  本报台州5月10日电

  报道组 王依友

  今天下午,路桥区明星粮食生产合作社的余三头来到桐屿街道座应村,这里有着合作社新种的“大棚早稻”。

  早稻种在塑料大棚里,实属稀奇。稀奇的还不止这个,余三头对笔者说:“这些早稻是我们合作社种的,不过这些田却是百果园合作社的。”顿了顿,他接着说:“是免费给我们种的。”

  “百果园”是一家果业合作社,共有100多亩水果种植用地,此次有60多亩草莓大棚用来种植水稻。在靠近村道边,合作社还有近40亩草莓大棚进行着最后的采摘。

  粮食合作社为何“联姻”果业合作社?正在草莓棚里忙碌的百果园合作社负责人王三飞说起了事情的由来:“我们的草莓大棚已经种了两年,由于在原地种,这季草莓的病害明显增多,与前一年相比减产30%左右。”

  4月下旬,路桥区农林局局长梁祚青来到座应村走访,王三飞说起了合作社碰到的这一难题。“当时梁局长在大棚里仔细看了草莓的生长情况,认为土地单一种植容易造成病虫害多发,建议我们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种水稻改善长期旱作后的土壤墒情。”

  由于“百果园”自身技术和条件缺乏,王三飞当时感觉种水稻只能是说说而已。不料,没过几天,区农林局所属的农机部门就帮他联系上了明星粮食合作社。

  大棚里的早稻在“立夏”前抢插完毕,不过由于百果园合作社人手紧张,大棚的塑料膜要过一个月后才能下,余三头不禁着了急:“现在天气一天热过一天的,塑料膜如果不及时拿掉,必然会影响到早稻的正常生长。”

  接到反映后,区农机站负责人马礼良很快就来到了座应村。当天下午,插上了早稻的草莓大棚已经有一半左右去掉了塑料薄膜。余三头指着眼前大棚里的早稻高兴地说:“这一棚大概能收300多公斤的早稻,整片大棚预计能增收2万公斤左右。”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路桥 草莓棚里插稻秧 2012-05-11 浙江日报2012-05-1100007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