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博物馆里选修课

  本报杭州5月10日讯

  

  “同学们,浙江的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浙江为什么名人辈出?”今天上午9点半,杭州萧山区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的历史选修课准时开课。只不过,今天的课堂搬到了敞亮的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上课的老师是省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原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祖善。

  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挂着志愿讲解员证的吕祖善站在“越地长歌”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前,将浙江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浙江不仅是鱼米之乡,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早在明清时期,藏书量已居全国之首……”

  吕祖善带着同学们透过“文明的曙光”,从旧石器时代迈向新石器时代,又从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说起,介绍了象征浙江灿烂文明的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面对这些17岁的高中生,他的讲解也加入了许多时尚元素:“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石煮法,它的原理就像你们吃的铁板烧。”一个形象的比喻,瞬间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吕伯伯,现在有许多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将来会有解决办法吗?”小金同学提问。“小同学,你的问题问得很好。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确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吕祖善作答后,不忘“志愿者”之责,呼吁同学们多了解浙江的历史文化。“我们要保留先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把越地长歌越唱越响!”

  “他循循善诱的讲解,让同学们感觉就在上历史课。”萧山二中老师裘陆铭说。

  “很受启发,他的观点我会补充到新书里。”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吴露生一早到省博物馆参观,正巧碰上了这堂特殊的历史课。听完吕祖善的讲解,吴露生当即填了一张志愿者报名表:“向他学习,多为社会作贡献。”

  “这是他第5次志愿讲解。每次的主题都是浙江的历史和文化。”在省博物馆馆长陈浩的眼里,吕祖善的确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志愿者。

  去年12月,在经过报名和培训后,吕祖善成为省博物馆700多位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1月至5月,他每个月都会主动到这里做一次志愿讲解。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朝晖中学学生、浙工大学生都做过他的听众。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博物馆里选修课 2012-05-11 2438335 2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