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姓“公”有多难?
——透视新一轮公车改革难点
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
公车改革,“三公”消费改革的重头戏。多年来,国内公车改革虽有推进,但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的痼疾未改,个别地方还滋生了“钱也拿、车照坐”的新问题。专家指出,杭州、温州车改的思路具有一定突破性,随着改革深化,还应寻求治本措施,根治“车轮腐败”。
公车“一刀切”,能否管住滥用
曾在国内引起反响的杭州车改,最突出的特点是公车统一上缴,大幅减少数量。两年实践证明,杭州车改节约公务交通费用约30%。
此次温州车改似乎力度更大,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公车“一刀切”,将1400多辆公车全部拍卖处置,并提出了“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进行公务用车改革、车贴按档次发放、公车驾驶员人性化分流等一系列措施。
为确保效果,温州市长陈金彪还规定了公车改革“四不准”:不准借用或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不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以杜绝“补贴照拿、公车照坐”。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认为,在公车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最突出的焦点是首先如何保障公车姓“公”。温州车改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目前泛滥的“公车私用”。而用差异化的补偿,能相对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减少改革的阻力。
但专家同时指出,近年来各地公车改革措施不少,但诸如“补贴照拿、公车照坐”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公车回流。由此看来,诸如温州车改的办法能否奏效,关键在于能否“关住后门”。
“钱也拿车照坐”,车补不能福利化
近年来,国内公车改革正在攻坚克难,在各地改革中,使用货币补贴最为常见。杭州、温州车改基本上是将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分为300元到接近3000元的标准。
杭州、温州都明确规定,车改补贴为公务活动交通费用,不计入工资性收入,存入专用账户,用于跟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加油、保险、汽车维修等费用,不可提现或挪作他用。这从某种角度避免了原先“补贴等于变相收入”的弊病,也形成了一种监督。
叶青说,货币化补贴是当前国情下车改过渡阶段一个较合理的措施,毕竟改革了公务员的既得利益,“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制定的补贴标准是否合理?补贴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一位市民说:“一个干部每月若两三千元是否合理?简单测算下,出行的公交车价格多少?出租车每公里运价多少?按22个工作日计算,一个干部每天100多元钱,难道公务员需要整天在外面跑?货币补贴高了,会不会有变相‘福利’之嫌?”
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军说,公车改革不能是“看起来很美”,在监督上也应该引入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
减少无序膨胀,走出“越改越多”怪圈
相对于公款出国、公款招待而言,“公车浪费”的情况公众感受更直观,“刺眼”的“车轮腐败”现象影响更大。
中国有多少辆公车,每年花费多少?恐怕是一道无解难题。“几乎连财政部门也说不清准确数字,因为国内公车数量无序膨胀,公车浪费现象普遍。”叶青表示,“如果全国就算只有200万辆公车,每辆车每年10万,已达两千亿。而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公车私用的费用,真正的开销,可能要高得多。”
叶青说:“世界各国公务车辆管理使用基本都是如此,公车都是屈指可数,特定的公务活动才能用。必须严格公车配置范围和标准,只有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大量削减公车,实现有效监督,才能真正打破车改‘越改越多’怪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