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创业创新成就辉煌——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尚书屽:山村新生活

  本报记者 李茸

  通讯员 沈洁 章东辉

  大山深处,尚书屽村。茂林修竹,河道密布,宁静但不闭塞。互联网上招徕着客人,院落内经营着旅舍,屋后的竹林入了合作社年年分红,乡土的背景,现代化的生活,村里人的生活自然而优雅,充满机会。

  在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屽村,我们找到了心目中的家园。

  她的故事,像一部清新隽永的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刻,没有地动山摇的颠覆,在日常的点滴中改写着历史。

  在四位村民的口述中,我们听到了村舍之变、生活之变、理念之变,这些变化交织在一起,重新定义着传统意义中的乡村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破茧化蝶的真切实践。

农妇江同魏:

“我不再外出打工”

  在农妇江同魏眼里,变化从十年前修路开始。那一年,村里发动村民按照130元的人头费集资修路。这条路从省道延伸而来,穿村而过,最后通到安徽。

  “路修好了,村子才会跟着好起来。”江同魏说,最终,她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憧憬村干部描绘的远景,交齐了全家五口人该摊的费用,看着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

  事实上,村里许多人有着与江同魏相似的记忆。从2001年开始,安吉在全县范围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此后,柏油路、自来水、太阳能、黑瓦白墙、抽水马桶、电视电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改变着村里的犄角旮旯。

  江同魏的小家庭,也跟着一天天在变。2008年,江同魏家盖起了3层新楼房,欠了几万元债。本来江同魏打算继续外出打工,尽早还清债务。不过,村里的一次会议,让江同魏萌生了新想法。

  村里开会发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议有条件的村民可以开办农家乐。什么是美丽乡村,江同魏没想过,不过,在江同魏看来,办农家乐相当于在家里当保姆。想到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她动心了。跟着村里人去周边考察了几家农家乐后,江同魏觉得,农家乐还是很有希望的,便下定决心。

  于是,家里的新楼房刚盖好,就迎来了改建。每个客房都需要独立卫生间,屋顶架起了太阳能热水器……花了半年时间,村妇江同魏办起了尚书屽村的第一家农家乐,也迎来了村里的第一名外国客人。那是一家外资企业选择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开部门研讨会,德方高管也要参加,会在安吉的这个小村住上两天一夜。城里来的会务人员告诉江同魏,他们很喜欢村里的环境,但是农家乐的设备还需要改善,至少要增添一张双人大床,一套西餐餐具。

  外国人,对当时的村里人来说,是一个只在电视中出现过的概念。一个活生生的外国人要住到自己家里来,和自己同吃同住,这个念头,让江同魏很紧张。她说,自己和丈夫豁出去,赶到县城买了双人床,那床的尺寸比自己当年新婚的床还要宽。不锈钢的西餐餐具最终没有买到,江同魏找来了切蛋糕的塑料刀叉。外国客人来了,对她微笑、打招呼,还向她的农家乐竖起大拇指。在江同魏的生活中,有了让她骄傲的、可以对人诉说的特殊经历。

支书李锡良:“我重新打量村庄”

  2008年,对于尚书屽村的村支书李锡良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元旦刚过,安吉县委作出决定,全力塑造“中国美丽乡村”新品牌。

  2月,全县召开万人动员大会,李锡良在台下听得激动万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值得抓住。

  回到村里,李锡良立即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如果能成为精品村,县里将根据情况给予300万元的资金,到时候村子就能发展起来了”。大家的热情都被鼓动了。

  然而,让村民始料未及的是,因为村子地理位置偏僻,尚书屽村并未被县里列入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村。

  机会转瞬即逝。村委班子经过商议,主动向乡政府再次请求申报。

  机会争取到了。村班子、老干部、村民组长、村民骨干共70多户,一起到外地参观、学习外面村庄好的建设经验。忙碌之余,美丽乡村在大家的脑海中终于有了模糊的概念。大家知道了,要成为美丽乡村,有36项考核指标,每个村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千村一面。

  李锡良常常一个人走在村里。他来到村里的制高点状元山上,第一次重新审视尚书屽村的每一寸土地。山还是那座山,竹林还是那片竹林,312户1140个人5.94平方公里……村里的基本情况早已刻在李锡良心里,村民的面孔在脑海中无比清晰,但李锡良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定义这些熟知的东西。

  要说出村庄的特色,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这是李锡良过去从未想过的,他失眠了。李锡良头脑中的这场小小风暴,来自于将要发生的一场事关城乡公平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

  这位村支书说,他后来想明白了:发展,不能仅靠现有的资源,还要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否则,将无以为继。

  尚书文化,是尚书屽村发掘的第一个文化品牌。600年前,村里出过一位礼部尚书,那是村里的一个传奇、一份骄傲,村名就源自与此。于是,李锡良请了村里七八位老人绕着全村,事无巨细回忆了一遍,把村里的山、水、民间故事等都挖掘出来,之后请专家过来定方案。文化展示馆、文化公园、“尚书花轿”大型表演队……村里的新鲜事越来越多。

  2008年年底,尚书屽村通过了精品村的36项考核指标的验收,成为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

老农陈云贵:“我种了不结籽的向日葵”

  陈云贵从没有想过,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农民,会在田里种下了只能看不能吃的向日葵。

  陈云贵说,是村支书先来找自己的,说他喜欢看报,对科技有兴趣,想和他讨论种植观赏向日葵的想法。对于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村民们来说,种向日葵就是为了用来收葵花籽的,而观光向日葵只开花不结果,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几番讨论后,陈云贵决定先实验性地种植一下看看。

  陈云贵记得很清楚,2009年8月27日上午,自己特意去县里的农贸市场找种子,种子是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买到的,25元钱5斤。当天下午,陈云贵就在自家地里,洒下了第一捧种子。

  左盼右盼,10月中旬,向日葵终于开花了,花朵不大,花期也很短,但陈云贵和村干部们吃了颗定心丸,这种子能开花,于是决定在村里大规模种植。

  然而,要发动村民们改种向日葵,并不容易。村里先发动党员种花。2010年,村里50多位党员,每人在自家地里种植2亩向日葵。由于大家没有经验,花是种出来了,但高低不一,看上去良莠不齐。于是,村里决定分开种植,统一管理。通过土地流转,村里集中了300亩地。第二年,金秋时节,阳光下,300亩向日葵随风摇曳,是村里人不曾见过的风景,于是,旅游的学生、拍婚纱照的人,一拨拨地来了。

  从向日葵开始,村里人走上了经营村庄的道路。

  春有油菜花,秋有葵花节,冬天有尚书文化节,过年吃年猪饭、买特色年货。虽然还是那些山,那些田,但尚书屽村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村落了,它成为安吉第二个可以收取门票的村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一个景区。

  村里找了广告公司给村里设计了统一的LOGO、特意做旧的黄褐色名片,印制了精美的宣传资料。在宣传单上,“弘扬尚书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几个大字格外打眼。屋门口,村里给每户人家统一设计的灯箱,沿着村道串成一片,闪闪发光。

  变化,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着。

村民谢玲玲:“我做上了职业女性”

  村民谢玲玲的故事,就是一部美丽乡村版杜拉拉升职记。

  十几年前,谢玲玲从临镇的村子嫁到这儿。“当时被娘家人笑话,因为这里又穷又偏僻”。

  当了十几年的农村妇女,孩子大了,村子也变了。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两年前的一次考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村里需要一个讲解员,为来村里的游客、考察人员讲解尚书文化、介绍村庄。“我就去考试了。讲解员是一个很能锻炼人心理素质的职业,过去,我在人前不愿说话,现在到台上也能发言了”。

  随着村里的发展,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办起了尚书休闲服务中心。一年后的第二次考试,谢玲玲应聘当上了中心主任,成了村里聘用的“职业女性”。

  谢玲玲发现,自己真是脱胎换骨了。除了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谢玲玲看了很多书。2011年,谢玲玲还去市旅游局规划处“挂职”,体验了一把“公务员”的生活。

  2011年3月,作为唯一一个来自美丽乡村的“农妇”,谢玲玲参加了县旅委组织的一个微博营销培训。在培训现场,培训师为每个人都开通了微博,这是谢玲玲第一次接触微博,她将微博取名为“尚书休闲村落”。

  她通过微博,向游客讲解村里状元山、老虎洞等景点,通过网络招徕游客、与媒体合作扩大村庄知名度、联络村民做好每一次接待工作。谢玲玲现在的生活,虽然还在村里,但早就超越了田野。

  “我感觉,自己成了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谢玲玲说。

  谢玲玲的故事还没结束,江同魏的老板娘生活也刚刚开始,村支书正在设计未来三年的规划。随着村庄的改变,村民们,都在寻找或适应自己的新位置。


浙江日报 创业创新成就辉煌——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00004 尚书屽:山村新生活 2012-05-07 浙江日报2012-05-0700015;2427498;浙江日报2012-05-0700022;浙江日报2012-05-0700019;浙江日报2012-05-0700023;浙江日报2012-05-0700025 2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