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本报联合中国美院省美协发起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

真情尽在笔墨中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赵颖 徐元

  不能割舍的情怀

  70年的岁月倏忽一瞬。在这场由中国美院、省美协和本报联合举办的座谈会上,省美协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省美协名誉主席肖峰,中国美院副书记胡钟华、副院长王赞,中国美院教授秦大虎、吴山明、吴宪生、杨桦林、杨奇瑞、蒋跃,省美协特邀专家陈永怡,油画、版画系师生余旭红、佟飚、白帆、蔡弘雷等我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工作者,一起回溯历史,重温《讲话》精神,畅谈中国文艺方向对于今天美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是当时《讲话》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用执着的信念、朴实的情感带我们穿越时空,重温那个特殊的年代。

  肖峰:70年来,《讲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记得在《讲话》发表的第二年,我参加了革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此镂刻着“文艺要为人民大众”,“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不久,我参加了新安旅行团,辗转在敌后根据地,和父老乡亲、部队战士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一次,我的双脚冻伤,在被送往后方医院的途中,一位老大爷把我的双脚放在怀中温暖,才让我免于截肢。这种鱼水深情始终激励着我创作的情怀,我的《辞江南》一画的主要形象,就是由此而生发的。我们用锅灰作墨,红土代色,刷写大标语,画墙头壁画、连环画、漫画,制作皮影戏和土幻灯。标语甚至写到敌人的据点边上,吓得敌人心惊肉跳。听说侵华日军在一份情报里曾写道:“苏北新四军除了七旅八旅九旅以外,又增加了一个‘新旅’(新安旅行团简称新旅,由于我们在每一条标语后面写上‘新旅宣’,敌人误以为新四军第三师又增加了一个旅)。”可见文艺的影响,确实有劲旅之威。

  秦大虎:对《讲话》我们学了一辈子,也实践了一辈子,因为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所以《讲话》的精神渗透到了我们的灵魂里,不去表现生活就会觉得不舒服,现在有很多作品不是在反映生活,而是在夺人眼球,这与《讲话》精神背道而驰了,需要从教学上开始抓起,让群众产生美感,感到鼓舞。

  吴山明:《讲话》精神一直生根在我们心里,毛主席说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根本。我体会到,包括风格跟技法的演变都离不开生活,无论写实的,还是意象的、抽象的,都离不开生活。哪怕你画几条线,当然你可以从书本里找,但对于优秀的作品而言,我相信,它最初的启发启示,一定是来自于实际,一个外部的、抽象的线条,它也是深受某种感受而起,经由画家的思维,产生出一些特殊的感觉、特殊的审美。我想这种审美最初的基础,不可能脱离生活。

  艺术创作的明灯

  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学习《讲话》精神,“从劳动与土地结合过程中去找寻构图,在民主的阳光下发现色彩”,文艺创作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题材,并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与多样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杨奇瑞:《讲话》里梳理了几个问题,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问题、对象问题、学习问题。那个时代的美术作品透露着艺术本质的东西,就是真、就是情。比如,中国美院校友王朝闻创作的毛主席像,《毛泽东选集》封面采用的就是这幅作品,这是他早年到延安给毛主席画像的时候创作的,毛主席的形象很感人,所以能成为经典。还有,艺术的力量是可以进入灵魂的。人物、环境、故事,集中通过一个形式能瞬间爆发出来。它里面只要有触动人心的东西,就可以超越时代。所以我觉得这种文艺思想一直沉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吴宪生:《讲话》对我们的创作是有指导性的,而且我也亲身用自己的创作去实践。比如,深入生活的问题,这个跟中国画里的实造画是一个道理,是将传统的中国优秀艺术用比较直白的话说出来。我们传统画论里面,很多批评家一再强调要实造,也就是说创作来源于生活,闭门造车是出不来好作品的。

  胡钟华:今天我们重温、继承、弘扬《讲话》精神,为我们在新的时期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指明了方向。70年前,国立艺专的校友,也是当时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像胡一川是1938年去延安,力群是1940年去延安的,王朝闻也是1940年去延安的,他们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纪念《讲话》对我们当代学生担当时代重任有着特殊的意义。

  杨桦林:《讲话》对文艺创作有着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举个例子,久负盛名的青年版画家力群先生在《讲话》发表前后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他的前期版画大都采用西洋的明暗法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老百姓不是很接受。《讲话》发表不久,他改用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方法,人物面部清亮干净,非常洗练、非常朴实,又加强一些清新的画风,老百姓就很喜欢。力群的《丰衣足食》是一幅反映边区人民生活的新年画,刻成套色木刻,因为群众喜欢带色彩的美术作品。《讲话》带来的这种转变影响很大,比如胡一川的版画《牛犋变工队》、彦涵的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

  新时代的传承

  今日,《讲话》精神仍然是指导文艺创作不灭的灯塔。刚从延安寻访归来的余旭红、佟飚、白帆、蔡弘雷四位中国美院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们说,这是一次时空的穿越,一次现实的碰撞,一次精神的洗礼。面对图像化、全球化和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艺,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如何接过并传递好手中的接力棒,使《讲话》精神永葆光辉,并开拓出新时代文艺的新境界?

  许江:我们今天重温和纪念《讲话》,面对的已不是烽火战争,而是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体和影像技术的翻新,一个新的图像时代正在改变着今日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艺术生产方式。在这样的境遇中,我们祈望通过“人与生活同在”的直观体验方式,冲破表象化的肤浅和仿像的合围,重寻艺术生动的感性方式,把艺术行为中思与诗的精神可塑因素最大量地释放出来,重构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在被图像包围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对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大声呼唤:回到生活,回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正是70年前《讲话》所蕴涵的核心精神。

  王赞:艺术家不能关闭在狭小的空间里,要用热情投入创作中。中国美院有个传统,学生都要下乡体验生活,进行写生,已举行过百名师生奔赴舟山海岛为官兵画像等活动。这种活动会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缺失了什么。只有艺术笔墨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陈永怡:这两个月我感觉离《讲话》特别近,因为我正在参与做纪念《讲话》的浙江美术作品特展,我们采访了80多位画家,这个过程也是让我深受教育的过程。我感受到把握《讲话》精神就是把握了美术精神的主脉。《讲话》可以说是美术史的分水岭,《讲话》精神的光芒照耀至今,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大力弘扬《讲话》精神。

  蒋跃:作品无病呻吟,放在家里孤芳自赏,是没有生机的。现代艺术的流派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是如何立足于当下,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是非常重要的。《讲话》提出了一个人民性的问题,就是文艺为大众服务,就是我们搞艺术也要为大众服务。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真情尽在笔墨中 2012-05-07 2432264 2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