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围绕卫生强省和全民健康目标,我省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重点向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倾斜。但是,从老百姓切身感受看,其受益还不明显,健康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解决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由来

  之所以出现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其主要根源有二:一是源于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变化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二是源于农村健康服务供求失衡的现实困境。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看,随着我省乡村行政区划调整的不断推进,全省行政村数目急剧减少,极大地增加了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度。随着村庄规模的扩大,中心村与各自然村的空间距离越拉越远,公共服务进村入户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农村健康服务供求看,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健康服务和健康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基层健康服务供给面临许多现实困难。

  余杭区黄湖镇农村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的实践探索

  余杭区黄湖镇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建立于2011年2月。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招聘培训、工作职责、管理运行、激励保障等一整套制度规范,走出了一条破解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新路子。

  招聘培训。为切实做到管理与居住结合,让最了解情况的人担当协管员,要求招聘对象热心公益、熟悉社区环境、责任心强、时间有保证的自然村村民,退职回家的乡村医生(护士)或村干部优先录用;招聘方式采取村两委推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并负责业务培训。

  工作职责。主要有三项:收集信息即收集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公共卫生相关信息,每月核实上报;宣传政策即指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宣传公共卫生政策;协助社区责任医生进村开展各类慢性病、老年人等随访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管理运行。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是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联动的管理运行模式。公共卫生协管员分布于全镇的各个自然村,如同分布于人体全身的神经细胞,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使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到边到底。

  激励保障。坚持“公益为主、适当激励、政府购买”的保障原则,镇政府每年列支10万元专项经费,补贴农村社区协管员,并根据其工作数量、质量与村民满意度等考核评议结果给予奖励补助。

  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的成效及其创新价值

  余杭区黄湖镇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的创新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延伸了公共卫生服务链条,有利于健全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于行政村规模过大,使村级卫生服务“网底”功能弱化。公共卫生协管员作为自然村村民的一员,许多人本身就多年从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对各家各户情况“了然于胸”,对村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心知肚明”,对村庄人口流动情况也比较敏感,有利于弥补农村预防保健体系缺陷。

  整合了农村社区的医卫资源,有利于推进农村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鉴于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形势严峻,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通过把协管员熟悉乡土民情的人缘地缘优势与责任医生防病治病的专业技术优势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新医改目标。

  找到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全覆盖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升农村弱势边缘群体的健康生活品质。建立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协管员制度,有利于乡村基层组织及时掌握农村外来流动人口信息,提高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也有利于社区责任医师团队有效开展外来人口预防保健和计生服务,使农村最偏远、最弱势的群众也能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从而切实解决政府卫生政策的空转与失灵问题。

  【作者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2-05-07 2412228 2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