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六大比较优势
构筑支点自信

  湖北既具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具有发达地区的工业基础、科教实力和交通优势,多重优势叠加,比较优势凸显。

大武汉优势 托起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重任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能和“大”字连在一起的,除了大上海,就是大武汉。省会武汉历史上曾是仅次于上海的我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如果把长江比作一条蛇,武汉则是蛇之七寸;如果把中国比作两把摊开的折扇,武汉则是连接这些扇骨子的轴心。”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曾这样形容武汉的区位。

  有过“武汉在哪里”的焦灼追问,有过“武汉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的清醒判断,也有过“武汉应该有所作为”的振奋呼喊,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在曾经的荣光和失落的沉寂中深刻反思。

  数载渴望,历史机遇迎面而来。当中部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时,当自身发展汇入国家战略的洪流时,几度沉浮的武汉找到全新的发展方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技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务院2010年3月下发的《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国务院这样定位武汉。

  大武汉,大气魄。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一路奋进,武汉GDP一路攀升,2010年达到5515.8亿元,超越沈阳、大连、成都、南京、宁波等5个城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中升至第5位,2011年超过6500亿元。武汉和周边八个城市构成的“1+8”武汉城市圈,已经成为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有潜力的区域之一。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一主两副”城市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大武汉,大担当。面向未来,武汉正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基地,在协调区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责无旁贷,武汉大有作为。

大工业优势 撑起经济发展的脊梁

  工业兴,则湖北兴;工业强,则湖北强。

  回望历史,湖北工业曾历经领跑全国的历史辉煌:1889年,张之洞主政湖广,秉持“以工为本”的理念,拉开湖北近代工业的序幕,湖北开始成为中国产业中心;1894年6月30日,亚洲第一家完整的炼铁炼钢企业汉阳铁厂正式出铁,比日本1901年创建的第一家钢厂八幡制铁所早了7年,此后以钢铁产业为依托,湖北逐渐形成了兵工、造船、纺织、建材等为支柱的近代工业体系;新中国“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湖北两次被确定为国家工业化重要战略基地,钢铁、汽车、纺织等国家部署的大批重大工业项目,为湖北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

  进入新世纪,湖北以新型工业化为载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培植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新的“工业革命”。

  看千亿产业,钢铁、石化、汽车、食品、装备制造、纺织、电子信息七大千亿产业繁花织锦,成为支撑湖北经济大厦的擎天巨柱;看总量规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65.6亿元,增长20.5%,利润、税金均超千亿元,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大农业优势 托起战略支点的坚实底盘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稳定和发展粮食既是经济责任,更是政治责任,荆楚大地的千里沃野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默默奉献着。

  湖北山川秀美,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充满活力的土地,带来衣食丰盈,夯实战略支点“底盘”。2011年,粮食总产477.7亿斤,实现“八连增”,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油菜总产连续17年全国第一,棉花、蔬菜、肉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3%,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增收额1065元,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值突破6000亿元。

大科教优势 为战略支点注入人才活力

  惟楚有才,历史给荆楚的美誉;科教大省,现实给湖北的馈赠。湖北有各类高校130多所,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3万人,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500个,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湖北勇做高新技术产业的赶超者、领跑者。2009年12月8日,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1.7%,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日益强化。

大交通优势 激活战略支点

  神州天元,中部圆心,这是中国大地上醒目的湖北坐标。承东启西,接南纳北。以武汉为圆心,在1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涵盖了中国70%的大中城市,这里正是中国大陆经济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这是湖北拥有的区位特质。

  摊开全国交通运输图,湖北、武汉的中心位置跃然而出:铁路与高速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分别从不同方向穿越湖北,在此形成“米”字交叉;武汉至周边八市,高速路相连,形成“1小时公路圈”;武汉至广州、南京、郑州、合肥、南昌,高铁串成“3小时铁路圈”……

  湖北枢纽地位凸显,传统的“九省通衢”正大步迈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九州通衢”。

大文化优势 为战略支点注入湖北精神

  精彩绝艳的屈原《楚辞》、浑厚清脆的随州编钟、千古悠悠的白云黄鹤,楚文化的千年积淀让这片土地变得厚重而深沉。

  正是这千年文明的滋养,形成了具有荆楚特色的湖北人文精神。楚文化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跨越式发展一脉相承;“鸣将惊人”寓意创新精神,“抚夷属夏”展示民族的开放精神;湖北近代还有反帝反封建、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体现革命战争年代优良传统的洪湖精神、大别山精神和伟大的抗洪精神。

  沐荆风楚韵,听凤鸣鹤舞。所有这些精神,正是湖北构建战略支点的巨大精神优势和精神财富。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六大比较优势
构筑支点自信
2012-04-20 浙江日报2012-04-2000008;浙江日报2012-04-2000010;浙江日报2012-04-2000012;浙江日报2012-04-2000014;浙江日报2012-04-2000020;浙江日报2012-04-2000021;浙江日报2012-04-2000024;浙江日报2012-04-2000025 2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