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①
小贷公司盼圆银行梦
短短半个月来,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被各大媒体反复提及,成为了中国经济领域、金融领域中最受瞩目、最受期待的一个焦点。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今天正在温州所发生的事情必将会对中国金融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基层看改革,从变化看成就,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盼望转制成为村镇银行的探讨,或许正是这块土地上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小贷公司:信贷杠杆作用有限
前不久,在一场由央行、浙江省、温州市政府和温州当地企业共同召开的座谈会上,很多金融企业都借这个机会向到场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议和要求,在这些发言者里面,瑞安华峰小贷公司董事长翁弈峰的发言引起关注:“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希望领导能给我们考虑。”
在国务院发布的温州金融改革方案里,第二条就提及: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转制成为村镇银行,关系到的不止是温州的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更是全国4000多家小贷企业同样关心的问题。
在温州市下辖的瑞安市,记者找到了这家小额贷款公司,见到了董事长翁弈峰。
这是一家典型的小额贷款公司,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累计发放了近120亿元,上万笔的小额贷款,平均每笔都不到100万元,其中90%多的发放对象是三农。但其中坏账却很少,上百亿的贷款里只有900多万回收情况不好,不良贷款率仅为0.65%。而这家小贷公司的规模也在三年里扩大了好几倍,从最初的注册资本2亿元,发展到了现在8亿元的规模。
尽管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得很好,但在翁弈峰的眼中,转制成为村镇银行才是他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
“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瓶颈障碍,比如一些政策支持上面,除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的一个文件,没有看到其他更多法律支持。” 翁弈峰说。除了缺乏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大的瓶颈制约来自融资比例。
按照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拿出资本金的50%用来放贷。“我们现在算是大的,8个亿的注册资本金,从2008年11月28日成立,两个亿,通过2009年、2010年增资,现在8个亿,加上我们现在的净资产有10个亿,融资5个亿,充其量现在也只能做到15个亿左右的贷款总量。” 翁弈峰解释说。
如果小贷公司能够转为村镇银行,那么状况就完全不同了。“8个亿的注册资本金,最后总量可以做到100个亿,这相比15个亿,不管是自身的效益,社会的认同度,社会责任的承担都是很有意义的。”作为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最大的作用是放大效应,把一块钱变成十块钱。但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具有信贷的功能,却没有放大的效益,等于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村镇银行:扎根乡土是胜道
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中提到,允许民间资本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条件成熟的小额贷款公司可转制成村镇银行。在翁弈峰看来,这就是说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可以当主发起人。但这条规定要真正实现依然缺乏许多细则的补充。“要真正允许我们改制的话,首先一个前提就是《村镇银行管理办法》要进行完善和补充,要把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发起成立补充进去才行。”
事实上,在当天举行的座谈会中,不少看起来是香饽饽的村镇银行抱怨经营压力不小。比如利率不能浮动、网点有限导致吸收存款的范围也十分有限。有人提议,既然小贷公司现在经营这么好,那还是不转成村镇银行的好。
对于这些实际操作中的困难,翁弈峰有自己的坚持和考虑。除了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银行,突破融资瓶颈外,他还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今后要利率市场化的话,只要风险控制好,这个小贷金融机构也能在县域经济当中能保证好的发展,我做利差可以少赚点。比如现在小额贷款公司,我赚的利差可能是5厘、6厘,转为银行之后可能就少赚点,赚个一厘、两厘,总量100个亿赚个两三个亿肯定没问题。”
按照翁弈峰的设想,转为村镇银行之后,自己的客户群依然是这些真正村镇里的客户,“养鸡的、养鸭的,我们要支持他们,让他们继续能够养下去。” 翁弈峰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与大银行的竞争力。
当然,包括翁弈峰在内的大部分小贷公司负责人都明白,这么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可能全部转成村镇银行。但就算无法转为银行,能够让现有的小贷公司发展得更好更优,依然是大家对这次金融改革的期待。
“其实真正优质的小额贷款公司,无法转为村镇银行,也要让它继续发展。尤其是现在小额贷款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成为地方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翁弈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