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高校学生母语文化意识缺失不容忽视

  当人们谈到长城,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战国编钟,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但是能否将这些文化传播给世界呢?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显然,语言的贫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

  在我校的一个中美学生混合班上,学生能较完整地描述圣诞节、感恩节和匹萨等,但却无法用英语表述中国的四大发明、端午节或灯谜等。我曾在一所高校进行了一次小规模中国文化知识测验,50%的学生没有答出中国的儒学三圣人(孔子、孟子和荀子);有45%的学生不知道《二泉印月》是瞎子阿炳的作品;17%的问卷中没能填出“包青天”的名字叫“包拯”;甚至有18%的学生没能正确答出“炎黄子孙”的含义,这些不能不说是母语文化的严重失落。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校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是不完整的,至少缺失了交流所必须的母语文化。他们在大学毕业前,也许研究了莎士比亚的著作,却遗忘了巴金。其实,它折射出如下的社会现象:在外国文化源源涌入中国的时候,国人热衷于吸收和传播外来文化,可对自身的文化缺乏主动意识,并且没有相应的能力把它介绍给国外。

  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居于世界前列达数千年之久,是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因此,我们对母语文化——中华文明应该充分自信,放眼未来,把它融入全球化的文明中。利用文化影响力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是旨在把中国塑造成一个“软实力”大国的总体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正确认识、评价以及实现,都离不开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而这两者都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信息输入和信息习得。信息输入包含了正规的教材、图书等出版物,而信息习得是身边耳濡目染或身教言传所得的信息。那么,我们外语教育中失落的母语文化中有哪些可以成为跨文化素养中的切入点?学生首先应该学什么呢?

  中华文化浓缩了整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体现了民族的发展历程,内涵丰富。首先以国学为例,国学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涉外专业的学生具备国学素养,有助于他们对比异域意识形态,在交流中重视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语言,传播我们的文化。

  再如文学,中国文学与英美文学是植根于不同土壤中的文化表现,除了中国无数优秀学者对自身母语文化的研究,海外语境中的华裔对中国文学的阐释也是外语学习者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涉外专业的学生在修习外国文学的同时,可以对比同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从而对全球化大背景下各种文化对文明的阐释和反思有更深更全面的体会。

  地域人文传统与特殊的地理区域,特定的时代语境和特定的文化思潮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区域影响力。例如杭州西湖是国际化的旅游景点,西湖英文版申遗文本已顺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批准。西湖不是以奇山异水见长,而是在美丽山水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让国外来访者读懂西湖,就必须让他们先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湖文化,不然,再优美的西湖,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因此,对于杭州来说,即使只有这一条理由,也充分说明外语人懂得中国文化和西湖文化,并且会用专业的外语介绍西湖人文内涵的必要性。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定时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当中国人趋之若鹜度过感恩节、圣诞节时,海外华人却不忘包粽子、吃元宵来怀念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在过年时将富于民族特色的舞龙、舞狮、敲鼓、放鞭炮等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活动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这些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都是外语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高校的涉外专业提出了要求,也就是学生必须在掌握这些常识的同时,研究如何用母语以外的语言描述这些带有浓郁中华特色的文化精髓,从而真正在国际化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优秀的母语文化跨越语言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将母语文化用外语的形式进行传播;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手段,而语言的特定文化内涵又是语言能力取得突破不可缺少的因素。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我们在强调跨文化意识与相关能力培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自身母语文化的修为;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自身文化,同时又超越自身文化,让中国文化“传出去”和“说出去”。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高校学生母语文化意识缺失不容忽视 2012-04-09 2302136 2 2012年04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