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阅读乐趣哪里来

  没有管理员,不安摄像头,甚至书中没有磁条。在宁波鄞州高级中学,一个学生自助借还书籍的“无门图书馆”很受欢迎。该校王校长说,“不怕学生偷书,最怕学生连偷书的兴趣都没有”。

  “不怕偷书”,这样一句玩笑话,多少反映出老师家长想要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的希望。要知道,广泛的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之一。阅读,不仅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也有重大影响。

  读一本好书,曾是多少人热切的期盼。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书籍资源丰富了,一些大人和孩子却似乎不愿意读书了。游戏机、学习机、手机、电脑的更新换代,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越来越拽到了声像俱全的显示屏上,“老土琐碎”的借书程序,更是挡住了不少喜爱尝试新事物、追求自由的年轻人。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多彩生活的同时,似乎不可避免地让孩子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王校长和他的同事们,用“自由阅读”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据统计,2011年,该校人均年阅读量达到12本,远远超过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的人均阅读8本的要求。而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学识水平,据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样的教育实践,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何乐而不为?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阅读乐趣哪里来 2012-02-23 2338090 2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