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前沿观点

读者来论

  “过度医疗”,谁来买单?

  据新华社报道,卫生部门要求降“用药收入比重”,一些公立医院就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了十几万元。

  从报道来看,这并非过度医疗问题的个案,它反映出现代社会医疗卫生系统在医德与利益之间该如何把握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人可能被现实利益所诱惑、所俘虏,为了钱不惜出卖医德、良心,以至于把病人当成了摇钱树、发财工具。

  解决过度医疗问题,从外部监督角度来看,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独立于医疗卫生机构之外处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队伍,来替当事者说句公道话,作出科学、独立、公正的判断。当然,真正解决问题还要从自身内部找原因,要大力提升医德水平,对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大的提升,从重经济效益向医德至上转变,让医疗卫生事业真正向公益性回归。

  (江苏赣榆 于治国)

  “奢侈动车”

  何时不再奢侈

  据调查,高铁列车采购价令人咋舌,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这些产品均由官员们钦定的供应商提供,号称要用20年的产品刚下线就状况频发。

  据了解,相比普通的招投标,铁路部门多了一道技术门槛的设置。按照铁道部《关于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的通知》,凡在铁路客车上安装使用的产品,一律要通过铁道部门的强制认证。这样一道无形的门槛,可能就会让那些有“通天本领”的公司轻易获得认证,而一些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反而被排除在外。此外,铁路部门对于铁路列车产品的采购,还存在绕过招投标程序的“点装”,即指定某家企业为特定产品的供应商,这也就不难解释采购高价的原因了。

  一个纸巾盒1125元很离谱,这固然与垄断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监管的力量过于薄弱。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就会为腐败留下隐藏的滋生空间,只要制度的漏洞还在,问题还是会频频曝出,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浙江温岭 前溪)

  “餐桌禁上烟和酒”

  应成公务常态

  据报载,山东省德州市日前相继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会议期间的“禁酒令”颇让当地群众称颂:所有与会代表、委员均在驻地餐厅内吃自助餐,餐桌上没有任何烟酒供应,德州市纪委没有发现一例外出请吃、吃请现象。

  近年来,“三公”支出惊人备受诟病。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动用公款大吃大喝,不仅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甚至有可能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德州在“三会”期间提出餐桌上坚决禁上烟和酒,这无疑值得公众称道。

  “餐桌禁上烟和酒”,既能节约大笔的政府开支,也有助于营造严明的会议纪律和良好的会议秩序,从而让代表、委员们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更加集中精力参加讨论、研究报告、谋划工作。当然,对于广大公众来说,更希望“餐桌禁上烟和酒”能够成为一种公务常态,这样一来,政府能节省大笔的开支,可以拿出更多资金来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可以说,如此的禁酒令,不仅有助于压缩三公开支,还有益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陕西安康 陈国琴)

  “加班税”背后的

  “税感焦虑”不可忽视

  2月20日,国税总局表示,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在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不属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需按照工薪收入纳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加班工资依然属于工资范畴,加班工资要缴个税可谓常识,合理合法。那为何加班工资须缴个税还会引起舆论沸腾呢?这背后,除了税收宣传工作欠缺的因素之外,还存在社会“税感焦虑”较深的问题。近年来,几乎每一次涉税事件总能激起公众的“税感焦虑”,燃油税、车船税、乃至携iPad入境的关税等。尤其在当前面临通货膨胀,购买力日见缩水,且国家税收年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希望尽可能减轻税负,实为情理之中。

  要消弭公众“税感焦虑”,一方面有赖于税收的高效宣传和公开透明,让每一项税种税目的开征,都被公民所切实感知,另一方面,更要改革税制,完善现有征管体系,强化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加快税负转换国民福利步伐。

  (湖北咸宁 邓昌发)


浙江日报 人文·前沿观点 00014 读者来论 2012-02-23 2340654 2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