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多少借口
可以胡来

  安徽涡阳县72岁的环卫工李显梅这两天经历了从大悲到大喜的戏剧性人生。此前,这名明显超龄的环卫工,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用人力三轮车载着6岁的孙女扫大街。此事曝光后,老人被辞退,县市容局解释“为体现人文关怀”。后在各方关注下,当地承诺今后她每月可领900元救济金,“比当环卫工800元工资还要高”。

  悲伤的故事有了一个喜剧结尾,却让人高兴不起来。这件事中,以往充满温情的词语——“人文关怀”,更像是一个美丽的借口。有了这样的借口,很多事情变得冠冕堂皇。

  乍一听,这的确是“关怀”:老人年纪大了,怎么可以从事这么重的体力活,赶紧回家休息吧。可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难道她不想在家颐养天年?如果没有媒体介入,老人接受这样的“人文关怀”后,是不是从此无依无靠?而政府部门给予这样的“人文关怀”后,是否就变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这样的借口其实并不少见。名人故居一夜之间变成废墟,有关部门解释是“保护性拆除”;领导干部逢年过节收钱并非受贿,而是“礼节性收入”;在建的高架桥钢梁坍塌,多名工人受伤,有人解释说其实这只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某干部在办公室离奇死亡,身上共有11处刀伤,警方称前10刀系“试探性自杀”;在某风景名胜区,游客一顿饭吃了近万元,当地表示,只要消费者签过字的就是合同关系,不属欺诈宰客,有人干脆称之为“合约式宰客”……

  有多少美丽的借口可以胡来?有多少悲哀、无奈,甚至罪恶,正披着华丽的外衣大行其道?这些欲盖弥彰的借口,无一不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大家的反感,最后纷纷现形。但愿这样的借口越来越少,真正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多少借口
可以胡来
2012-02-23 2338363 2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