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佳友民情快车”开进浙江最边远行政村——

好想有个老年活动室

  记者 吴晓鹏 报道组 范正民

  庆元县官塘乡山头村村委会主任吴存高这两天常在村东的红砖墙外来回走动,村里的这个“半拉子”工程让他焦急万分。

  前些年,村两委响应一批老年村民的呼声,准备在村内建一座老年活动中心。可是,刚动工开建就遇资金短缺,工程只好搁置了。很少见过世面的村干部们怎么也没有料到,随着建材价格和劳动工资的年年上涨,这个老年活动场所面临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竟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今年村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能在老年活动中心内欢度2013年春节。”吴存高说。

  接到求助电话后,本报“佳友民情快车”驶进山头村。

  外出村民凤还巢

  山头村地处浙江西南,与福建省寿宁县交界,是全省最偏远的行政村。这个海拔1000多米的山村,只有近两百人口。

  从庆元县城出发,约两个多小时后,就驶进云雾缭绕的山头村。“封山育林后,村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老人们很少有得大病的,大多数老人都能活到85岁以上。”在一块菜地里,记者见到今年已82岁的叶明花老奶奶,她还能轻松下地种菜、摘菜。

  她告诉我们,这几年小山村面貌悄悄在变化,村里开通了5公里康庄公路,村庄四周修起了林耕路,村民上山、下田干活越来越轻松了。2011年村医疗点恢复,外出打工的“赤脚医生”又回到村里。“可以说村民现在是出行方便、‘医食’无忧了!”

  村庄变美,引得村民纷纷“回巢”。正在忙着锄地、打算明年栽种高山花菜的吴存美,是位曾外出打工多年的村妇。这次回到村里,她决定留下来了。“我再也不想出远门了,年龄也大了。我算了一笔账,在家里种种菜、再养些家禽,绝对不比外出收入低。”

  今年46岁的村民吴小飞,就是去年初回到村庄生活的。“在外面实在是太辛苦了。为了培养下一代,我也曾外出奔波好几年,现在年纪大起来,还是回到村里生活自由自在。车能开进家门口,交通方便了,只要去动点脑筋,发家致富也是完全可能的。”吴小飞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已有10多位曾外出打工的老年村民回到村里生活、创业。

  想建中心缺资金

  这些村民回到村里生活后,由于他们见惯了城市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呼声最高的就是要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里面放三五张桌子,再弄几台音箱、电视机等设备,村民锄头一放,就可以到里面喝茶、打牌和吹拉弹唱了。有条件的话,周边再弄几副健身器材,村民晨起晚归随时可以来锻炼。”“有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村民就不再寂寞,大家一起玩乐,说说事,把心凝聚到一块,团结互助,老年生活就会有依靠,少了困难,就可延年益寿。”吴存高向记者描述起村民的企盼。

  午饭后,在老支书吴存泽的厅堂前,一群老年人围拢着火盆取暖(见图)。“这幢屋子的厅堂宽敞点,我们老人经常到这里来聚一聚,大家在一起说说话,也好解解闷。要是能像城里人那样有个老年活动场所那该有多好啊……”老人们你一言他一语,把心中的渴望都说给记者听。老农吴加满说:“我们村子小,没有老年活动室,时常独自一个人守在家里发呆,很是寂寥,真羡慕那些有老年活动中心的村庄。”

  在村东的一空旷地面上,用红砖砌着一堵砖墙。记者见到,砖墙左侧建起一个约七八米高的牌坊式大门,横梁上贴着“浙江省最边远行政村”九个金黄色大字;大门内一长方形地块,已砌好的石地梁暴露在空气中。吴存高指着地梁说,这个地方就是准备建村老年活动中心的。没想到地梁一砌好,整个工程就进行不下去了,成了现在的状态。

  “为何?”

  “资金短缺,严重短缺啊。之前村民自发捐助的钱款已悉数用完,这还不包括有的村民义务投工投力的呢!”

  “村两委不能解决一部分资金吗?”

  “山头村是个贫困村,村集体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啊,平时应付村务开支都成问题,要继续投钱造老年活动中心,至少也需要二三十万元资金,那是难上加难了。”吴存高无奈地说。

  “你们现在有什么打算?”

  “村民们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尽快把老年活动中心建起来!”

  临别时,吴主任紧握记者的手说:“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援助,以圆山头村老农们‘安居养老、安度晚年’的美好心愿。”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好想有个老年活动室 2012-02-20 浙江日报2012-02-2000018 2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