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绍兴农民潘信友资助7位贫困生——

让孩子上学是我心愿

  离年前的那顿团圆饭已有一个月了,家住绍兴市区府山街道鹅境村的潘信友,还是把当时拍下的那张“全家福”照片,紧紧地揣在上衣的贴身口袋里,不时拿出来仔细端详。

  7年前,家境并不富裕的他资助一名贫困的高中学生完成学业,从此一发不可收。如今,来自4个家庭的7个孩子,在他的努力下重返校园,这让多年来尝尽艰辛的老潘百感交集。

  “见不得孩子受苦”

  “我从小生活很苦,所以特别见不得孩子受苦。”潘信友告诉记者,他的助学之路之所以走得这么坚定,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潘信友的童年,几乎是在赤贫中度过。全家倾尽所有,为哥哥治病,家里6口人挤在不到15平方米的陋室里,连房间的围墙都是由茅草搭建,更不要说花钱读书。

  “父母好不容易从牙缝里省下一点钱,让我读了一个学期,但马上又没钱念了。”潘信友哽咽地说,因为穷困,他断断续续只读了3年小学加两个月的初中,15岁时便外出干活补贴家用。

  这段辛酸的经历,让潘信友从小就暗暗发誓,将来自己有钱了,一定要尽力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

  外出打工回到家乡后,潘信友开始做搬运工,还摆过自行车修理摊。1995年,潘信友和妻子咬牙借了10万元,买了一辆夏利车跑出租,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2005年,潘信友还清家里的全部欠债。就在这个时候,距离潘家近百公里的嵊州女孩蒋桂丽以优异成绩考上嵊州二中,却因为家境贫困面临辍学。一篇当地媒体的报道,把素不相识的两家人联系在一起,也让潘信友当年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

  “能帮的一定要帮”

  潘信友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日子,他开车回家已近午夜。临睡前,他无意中在报上看到蒋桂丽因为贫困面临辍学的报道,在他心里沉睡多年的助学愿望突然被唤醒,他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写此稿的记者。

  获知蒋家的具体情况后,第二天一早,潘信友就从银行取了3000多元钱,放下生意开车赶到嵊州,亲手把钱交到蒋桂丽家人的手中,并向他们打包票:“桂丽3年高中的学费生活费,我全包了。”

  潘信友没有失信,此后3年,每到开学前一个月,他就早早把3500元学费和生活费打到蒋父的银行卡上,逢年过节还不忘寄上一些钱,一年下来,差不多要资助近万元。

  这对刚刚从债务中脱身,家里还有一对儿女正在念书的潘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劝潘信友慎重考虑,他憨厚地笑笑:“我每天多开一个小时出租车,就行了。”

  “我就是这个性格,能帮的一定要帮。”之后,潘信友在当地报纸上看到,新昌一对姓裘的兄妹家庭困难,又得知绍兴王坛镇一位姓孙的女孩正处在辍学的边缘……每每看到这些寒门学子的境况,潘信友总是会伸出援手。妻子补充道,老潘就是这样一个人,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去帮他们一把。

  如今已经工作的蒋桂丽,仍然记得结对两年后自己第一次到潘叔叔家时,发现他们一家竟还住在毛坯房里。潘信友也笑着承认:“那时候确实没什么积蓄,不要说装修房子,连过年买件新衣服都不容易。”

  “承诺的必须做到”

  有朋友帮他算了算,这些年来,潘信友用于助学的钱少说也有10万元。

  然而,在亲戚朋友面前,潘信友从来不谈及自己助学的事,直到有天一张无意间掉出来的汇款单,几位好友才发现他的善举;在子女面前,他更是绝口不提,只是每次自家孩子想吃点好吃的,他总是劝说孩子等以后生活好了再买,孩子们也是从邻居嘴里才知道,父亲为什么总是那么节省。

  几乎没有人知道,潘信友也有过十分艰难的时刻。

  5年前,潘信友开始做起钢材生意,规模不大,但他的压力非常大。“万一失败了,资助的孩子们怎么办?说出去的话不能兑现了怎么办?”

  为了周全,他不敢放弃开出租车的老本行,每天早晨5时出车,开到早上8时再到钢材店照顾生意,妻子则骑1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整个绍兴城,来接丈夫的班继续开出租车。下午4时,妻子回家烧饭照顾一双子女,潘信友又开上出租车,一直到晚上11时多。老潘说,那时候,他常常很焦虑。

  “即使再难,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现在,潘信友的钢材生意终于步入正轨,他也践行诺言,让7名孩子重新返回校园,其中5人已经完成高中学业。老潘表示,他还要继续做下去,资助10个以上孩子。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让孩子上学是我心愿 2012-02-20 浙江日报2012-02-2000008 2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