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体会
蓝蔚青
20年前,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中央开始酝酿十四大主题和领导班子组成的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和政治勇气,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那些年里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扫除了思想障碍。
南方谈话的内容丰富全面,但贯穿整个谈话的主旋律非常清晰,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谈话从历史发展动力的高度,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把改革放在与革命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明确指出改革的内涵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对改革开放的种种怀疑和指责,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在南方谈话的指引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放更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并成为其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结果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多项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茅,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今天的中国,在国内既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又面临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和精神生活的强烈要求;既面临改革攻坚战,又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在国际上既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新问题,又面临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带来的新矛盾。面对这一系列严峻挑战,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开放。今天重温南方谈话,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现实指导意义。
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政策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在今天,我们特别要处理好坚持和完善的关系。
南方谈话强调稳定改革政策的实质是防止倒退,决不是止步不前。邓小平在谈话中明确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我们的渐进式改革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这是使中国的改革得以顺利平稳推进的成功策略。但也使许多改革的政策带有过渡性,需要在条件成熟时加以完善和系统化。然而由此带来的利益调整,又可能使某些既得利益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改革攻坚在很多方面就是要克服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阻力,因此更加需要邓小平当年反复强调的闯的精神,解决精神懈怠的问题。“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同时,也需要有协调利益关系,集聚和用好动力,善于克服阻力的高度政治智慧和科学周全的改革顶层设计。
坚持判断改革开放措施是非得失的科学标准
当时改革的最大思想阻力来自于教条主义。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并不是说不需要问姓“资”姓“社”,更不是认为基本制度无关紧要,而是着眼于怎么问,强调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邓小平高屋建瓴,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而且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都是邓小平的重大理论创新。克服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偏重于历史观而忽视了价值观的缺陷,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标准。
制度是价值的外化和实现价值理想的保障,而价值是制度的灵魂。制度失去了价值理想就会“失魂落魄”,失去意义,徒具形式。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必须从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不断加以修正。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决不意味着在制度建设上墨守成规,作茧自缚,而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为指导,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改革和完善。
把坚信马克思主义和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起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寥寥数语,精辟地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科学而不是当成宗教教条。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研究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如谈话中所说:“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那些违背常规、常识、常理、常情的东西,往往是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曲解和教条式理解。继续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这些伪“马克思主义”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剔除出去,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要任务。
继续积极探索,敢试敢闯
邓小平在谈话中大声疾呼:“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他所倡导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是中国改革开放没有走大弯路的重要原因。尽管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更加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兼顾,但是这样史无前例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套用,仍然要坚持在探索中前进,以局部的成功探索促使改革共识的形成。要鼓励和支持群众、基层和地方积极探索,敢试敢闯,保护一切出自公心、态度科学的改革者,不要一犯错误甚至一有争论就叫停,不要造成干部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氛围。同时要积极推广成功的经验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把自下而上的改革和自上而下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能走到全国前列,主要靠的是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特别是基层和地方的创新层出不穷,并得到上级领导的默许和支持。今天,面临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和严峻的国际贸易格局,浙江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只能靠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当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试验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形成能有力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以说,这也是浙江的“华山一条路”!
【作者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