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大山深处园丁情

——记赴贵州支教的浙大附中教师施永忠

  本报记者 杨丽 实习生 马悦

  放了假,收拾收拾,施老师又准备去西部了。

  “悄悄的,你来了。似天边的那一抹云彩,掠过苗乡侗寨的山头。悄悄的,你走了。你留下的印迹,恰如一粒种子,待来年,会有意想不到的丰收。”

  这诗,是贵州大山里的一位乡村教师写给施老师的。

  55岁的施永忠,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一位普通教师。从2006年至今,他利用假期自费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支教7次,跋山涉水,行程超过4万公里,走访了上百个村寨和数百位苗、壮、瑶、侗、布依族村民,写下几十万字的支教和调研笔记;他坚持无偿献血十多年,尤其是从2007年起更是多次向省血液中心“报到”,荣获卫生部颁授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感动杭州十大教师”。

  记者认识他,源于一本《走进桃花源》。这是他长期自费支教的结晶,记录了他和志愿者们在贵州支教的实践,以及对当地教育、卫生、文化、农业诸方面的思考。书,是他自费出的,还捐了8000册送给当地的中小学做乡土教材。“学校很支持我,但自己还是花了不少钱,账目好长时间都不敢报给妻子。”施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真的想给当地留下点东西,在苗乡侗寨播下文明的种子。”杭州市教育局局长徐一超专门写给他一句诗:“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2007年暑假前,施老师不慎摔断了四根肋骨。但为了那个“暑假我一定会再来”的约定,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毅然提前出院,拖着病体坐了25个小时的火车又去了贵州。一位医生朋友被他的精神感动,主动当了志愿者全程陪同。

  “那个地方,就这么值得你去?”妻子怒了。周围的人也不理解。

  “值得值得!这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情!”施老师像个孩子一样执着,又像妇人一样“絮叨”,热诚地去“游说”身边的人一起加入这项事业。在他的叙述里,拖着病体和来自全国的志愿者一起在丙妹镇大融小学、雍里乡敖里小学举办的夏令营是多么有意思,“那是孩子们第一次过夏令营,激动得都睡不着”;辅导培训当地教师的责任是多么迫切,改善当地中小学的生活、体育、卫生设施是多么迫切,增加孩子们的营养、给他们提供工具书又是多么迫切,全是“迫切”!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也许是被这一个个“迫切”像重锤一样敲打着,或者是被施老师热诚的目光和“多么有意思”感染,施老师身边真的多了很多追随者。先后有100多个杭州的志愿者跟着他去了西部,其中有普通的职员,有浙大的学子,也有他的同事——浙大附中的老师,甚至学生。他们在杭州公益组织的支持下,为当地污扭小学解决了饮用水问题、加建了厕所;为高加小学平整了操场,给教室装上了玻璃窗;还为几千名学生送去了急需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看到当地苗乡习惯一天只吃两餐,孩子们经常挨饿上课,大家又试着设计“豆浆加餐”,每天早上给孩子加一杯豆浆,“豆浆比牛奶便宜,”施老师坦率地说,“但效果也不错。一所小学一个学期试行下来只要6000元,容易推广。”

  浙大附中教师翁悦曾随施老师在贵州自费支教半个多月。她说:“那半个月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只要施老师需要我,我还会再去。”浙大附中校长张慧慧说:“我们全校老师都是施老师的后盾。”施老师以前的学生蒋悦伟,个人捐资5万元,帮助施老师设立了这样一个短期培训班:在上海交大,请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知名小学校长给来自贵州从江县和浙江景宁的40名少数民族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小蒋现在在上海工作,他在电话里感慨万千:“从学生时代起,施老师的激情和理想就一直在影响我。我感谢他,让我享受付出的快乐。”

  结束采访,和施老师告别,施老师珍惜地披上一件铁灰色的风衣,小心地把下摆捋了又捋。施老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这是七年来第一次添置新衣,是妻子买给他的,打五折,花了300多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大山深处园丁情 2012-01-20 浙江日报2012-01-2000008 2 2012年0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