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新春走基层

农家屋里打年糕

  本报湖州1月17日电

  记者 秦军

  通讯员 沈洁 报道组 徐坊

  听说湖州吴兴区八里店塘红村至今还保留着手工打年糕的传统,为体验久别的年味,记者来到塘红村。

  刚到朱兴初家门口,就看到几个装满米粉的大箩筐。“已经有7户人家在排队了。”今天,大伙儿约好在朱兴初家打年糕,场所、工具都由他家提供。

  一进屋,记者就见到了菱桶、灶头、蒸桶……样样都是那么熟悉。先撒盐、后浇水,里屋的四位阿姨开始拌粉了,我们也跟着撸起袖子。“放多少盐才合适啊?”“60斤粉,放1斤2两盐,这样吃起来不咸也不淡。”陈国娣抢着说。十分钟后,我们将米粉放在筛子里,边用手抄边过筛,颗粒状的米粉渐渐蓬松开来。

  之后,朱兴初将拌好的米粉装到蒸桶里,拿到灶头上开始蒸,我们也凑了上去。“这个不能看的!”老朱的严肃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来,当地有个俗规,即蒸粉时不能有生人靠近,更不能对着蒸桶看,否则容易出现生粉块,俗称“生面孔”。

  “如果做出来的年糕里夹了生粉块,就不是好兆头,”陈国娣拉着我们离开灶边,说:“那样的话,来年这户人家就不顺当的。”

  整整半个小时,老朱都重复着一个动作:抓一把粉,然后铺在蒸桶里。他说,只有等下面的粉蒸透了,才能再添加。

  “熟喽!”随着老朱的一声吆喝,第一桶蒸熟的米粉被抬了出来。为了让米粉更紧致一些,老朱利索地用纱布盖住冒着热气的米粉,换上干净的布鞋,在上面足足踩了1分钟。

  大家将蒸熟的米粉倒在铺有一层布的门板上,用手搓揉、敲打,使之有韧性,然后捏成长条状,最后用棉线切割成适当大小的一块块年糕。

  用棉线切年糕有意思,可我们总切不光滑,大伙儿竟将我们切的年糕当场分来吃了。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们也忍不住咬了一口,果然细腻有韧性。

  “来,点红啦。”这时,陈国娣拿着一个小碗走过来,她在每块年糕上都点了一个红点,这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就这样,在一片祥和声中,我们忙碌了一天,也开怀了一天。


浙江日报 新春走基层 00005 农家屋里打年糕 2012-01-18 浙江日报2012-01-1800019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