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天下

2011中国军事外交全扫描

  据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 王经国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国军事外交工作亮点纷呈,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军事外交日趋务实、活跃、开放,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功能不断增强。”

  突出周边军事外交

  营造国家安全环境

  记者:2011年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外交非常活跃,高层访问、磋商对话等交往活动比较频繁。如何评价周边军事外交的成效?

  钱利华:过去的一年,面对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我们把稳定周边作为首要任务,发挥军事外交的独特作用,全方位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军委、总部领导出访了越南、缅甸、尼泊尔、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朝鲜、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周边14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人也来华访问。与印尼、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举行防务安全磋商,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和防务安全论坛、中国-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

  务实活跃的周边军事外交,对于深化双边关系,稳定地区局势,营造国家安全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如何看待新形势下我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关系?

  钱利华:尽管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出现了一些复杂因素,但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人心所向,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与周边国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关,发展双边关系有着坚实基础。中国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中国军队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防务交流与合作。当然,对于地区安全局势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和双边关系中的分歧,我们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坦诚表明安全关切,宣示原则立场,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只要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务实合作,我与周边国家军事关系就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在和而不同中持续发展。

  运筹大国军事关系

  维护国际战略稳定

  记者:如何评价中美两军关系?

  钱利华:2011年,中美两军交往高开低走,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高层交往频繁,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年初访华,解放军总参谋长与美军参联会主席在两个月内实现互访。机制性对话与交流按计划开展,双方举行了第12次国防部防务磋商、第7次国防部工作会晤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小组会议,两军高层首次参加了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及其框架下的首轮战略安全对话。专业领域交流不断拓展,双方在陆军工程兵、军事医学、军事档案、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还相互开放了一些重要军事单位。

  由于美宣布新一轮大规模售台武器计划,两军关系再次陷入低谷。我们就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向美方表明了严正立场。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切实解决影响双边军事关系的重大障碍,中美两军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可靠地向前发展。

  记者:与跌宕起伏的中美军事关系相比,中俄军事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在2011年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钱利华:中俄两军关系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我们坚持以双边高层互访和多边高层交流为牵引,带动中俄军事关系全方位发展。军委、总部领导成功访俄,两军总参谋部战略磋商、国防部工作对话等机制化项目运行良好,双方战略互信进一步加深。两军在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务实深入。两国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军队总参谋长会议等上合组织框架内活动中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协调。中俄军技合作正常开展,对于增进两国相互信任、深化双边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军事公共外交

  增进解放军软实力

  记者:2011年国防部建立了例行记者会制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何评价中国军队的对外开放?

  钱利华:我们从4月起建立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成功举行9次记者会,回应了军事训练、战备执勤、装备发展、对外关系等多方面的敏感问题,发挥了宣示政策、增信释疑的积极作用,扩大了我军国际影响。例行记者会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防部新闻发布实现常态化,我军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

  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只是我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我们还发表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国防部网站正式运行,中外军队新闻交流与合作逐步开展,外国专栏作家和记者与我军专家学者和普通官兵的接触交流也越来越多。

  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解放军军乐团赴美国访问演出,文化交流代表团赴老挝举办中国军队文化活动周,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赴拉美国家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访问任务。我军官兵与外国民众和官兵近距离交流,广泛互动,展现出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传播了优秀军事文化,树立了我军和平、合作、开放的良好形象。

  深化联演联训

  更加贴近实战

  记者:2011年的联演联训有什么新特点,取得哪些效果?

  钱利华:目前,中外军队联演联训已成为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常态,也是提高我军训练水平的重要途径。2011年,我军与外军开展了8次联演联训。这些联演联训,突破单一兵种联训的局限,把军兵种联合训练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演训活动的筹划组织,更加贴近实战,取得政治、军事、外交多重效益。

  兰州军区组织实施的“友谊—2011”中巴反恐联训,在联合指挥层次、跨境情报交流和分队远程机动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济南军区组织实施的“利刃—2011”中印尼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探索了“总部指导、军区筹划、部队实施”的联训指挥新模式。

  空军组织实施的中巴(基斯坦)空军联训、中白(俄罗斯)空降兵联训、中委(内瑞拉)空降兵城市反恐联训,推动了我空军训练改革与创新。

  服从服务大局

  推进创新发展

  记者:请展望一下2012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军事外交工作。

  钱利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始终把做好军事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从服务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大局上,深化对外军事关系,提升与外军的互信合作水平;拓展务实性军事合作,进一步向服务部队建设聚焦;积极稳妥推进重要领域工作改革,增强军事外交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外交风格。做外交工作,实力是后盾。我们要在国家和军队力量增强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筹划设计,提高外交艺术水平,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9 2011中国军事外交全扫描 2012-01-17 2302886 2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