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2012浙江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与各界人士热说如何做好实体——

回归实业,要走出新路

  据统计,2011年前11月,温州外贸进出口总值196.19亿美元,同比增27.53%。其中,出口16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96%。

  这一组看似简单的数字,对刚刚经历过民贷风波的温州可谓来得及时。它不仅表明温州仍有一大批实业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也给曾经浮躁的民间资本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一个信号:做好实业是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如何突围?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转型升级之中?成为两会内外热议的话题。

  采访嘉宾

  省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 黄作兴

  省人大代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周德文

  省政协委员、温州吉尔达鞋业董事长 余进华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董事长 黄伟建

代表委员与各界人士热说如何做好实体——

回归实业,要走出新路

  实业是立国之本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人放弃实业选择“投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持,最终将导致危机发生,温州去年爆发的民间借贷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省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认为,虽然这场风波给温州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但也不全是坏事。“发生在温州的这场民间借贷风波将对温州未来20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黄作兴直言。这场风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实业,特别是转型升级后的实业的价值。

  黄作兴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痛。事实上,他因为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的出走,蒙受了1.8个亿的经济损失。“这几年房地产和放高利贷的暴利,让人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钱来得容易,自然就不懂得珍惜。这场风波给所有沉迷于‘炒钱’游戏的人当头一棒!晚来不如早来!”

  “实业进入微利时代”曾经是众人纷纷远离实业的原因之一。对于那些想回归实业和身处实业的人们,应该如何摆脱微利呢? “现在经营实业并不是要做那些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型企业,否则,在成本高企的今天,企业很难获利。”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建告诉记者,并非只有制造业、加工业等生产企业才是实业,其实只要是有实体产业,只要是符合国家战略方针、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都是方向,比如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等都是大有可为的。

  学会“量力而行”

  随着企业发展,多元化投资成为了不得不面对和选择的课题。“虽然吉尔达也涉足房产、商业等投资领域,但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以主业求发展,以副业寻生机’。” 省政协委员、温州吉尔达鞋业董事长余进华告诉记者,除了鞋业,吉尔达对其他领域的投资基本上采取只做股份资金投入,不参与具体管理,避免牵扯过多的精力和因业务不专而导致的失败风险。“中小企业本身就比较弱小,融资难题也还没有得到解决。经营者如果不把心放在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实业上来,‘三心二意’地想做这个或者做那个,很可能就会走上‘不归路’”。

  “多元化经营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量力而行。” 省人大代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些年来,不少企业期望借多元化投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却常常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不足或对预期的收益过于乐观。“2年前温州霸力集团的突然倒闭就是因为老板投资矿产导致。这次出问题的信泰,也是被光伏产业的巨大投资拖了后腿。那些专心做自己主业的企业,几乎都安然无恙。”

  周德文建议,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转型首先要选择合适自己并熟悉的行业。同时,选择要专一、专业、专心,多而杂并不好。 “所谓隔行如隔山。今天盲目涉足其他‘行当’,虽然暂时可能会赚一把,但这钱来得不很踏实,并隐藏着巨大危险。比如期货市场,不说向来在实业中打转的企业人很难把握,就是一些饱经风雨的操盘手也难以预料,一旦把大量资金投进去,若遇到大的波动就很难脱身。更为严重的是,搞实业的人将大量资金投进去,必然会使生产急需的资金链断裂,最终出现生存危机。”

  政策再“推”一把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但是以温州民间资本为代表的浙江民资,经过这一轮民间借贷风波后,浮躁已被涤荡不少。记者采访多位温州的投资者后发现,他们现在对于资本的年期望回报率已远低于从前。一位平阳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以前对于年期望收益率低于50%的项目基本上不看,但现在20%的收益率也愿意考虑。

  周德文认为,政府应树立长远目光,调整发展思路。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过度注重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过度着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房地产的暴利吸引了大量实体资本流向房地产业。现在如何引导资本回到好的产业,亟需政府转变发展思路,建立长远目标。黄作兴建议,应推出为中小企业减税的特别政策,做好减税文章,并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等。

  引导民间资本走向高端制造业,政府导向是关键,引导的重心和资源都应该向实体经济倾斜。“比如,在政府采购时,应该鼓励民族工业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对试用首台、首批、首项产品的用户和推荐者,应该有免责保护。现在很多地方的领导因为怕担责任,宁愿选用进口的产品,放弃价格更优但质量也不错的国内产品。”黄作兴说。


浙江日报 2012浙江两会特别报道 00007 回归实业,要走出新路 2012-01-16 浙江日报2012-01-1600010;浙江日报2012-01-1600011;2297620 2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