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德
——文化强省建设解码之一
□沈轩理
A 诗人说,“一个民族必须展示自身之中最上乘的东西,那就是这个民族的财富——高洁的灵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文化的“魂”。这个“魂”是民族生命力之源、国家凝聚力之基、政党战斗力之根。
在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后经历代儒家的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和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多年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
在浙江,八千年文明史锤炼了浙江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精神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价值品格,构成了代代相传的“道德基因”。
民无信不立,国无魂不强。任何社会,无论古与今、中与外,核心价值都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不以核心价值为共同导向,社会就丧失灵魂,迷失方向。
B “天地之大德曰生”。只有高尚的组织,才能达到“大德”。
历史是寻找“大德”坐标的源泉。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一盘散沙、一穷二白、四分五裂的惨状,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与全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历经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不懈奋斗,展示了自身“最上乘”的先进性、最强大的精神性。据统计,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全国先后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解放前,浙江10任省委书记、代理书记中,就有5人在浙江被捕遇害,年龄最小的王家漠仅21岁。
抚古追今,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有如此高尚的价值追求;也没有哪一个时代,能有如此众多的人,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每个时代都需要属于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在弘扬90年的优秀精神价值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新阐释,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兴国之魂”的四个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政治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信念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动力之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灵魂,共同构成了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灵魂体系”。
C 价值之问当常思,价值之惑要警醒。越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有位哲人说过,时代的列车在拐弯处,常常会摔出一部分人。这部分人都是灵魂浮躁的人。有人讲,生活条件改善了,精神信仰就可有可无了。有人说,社会开放了,强调统一思想还有意义吗?有人问,时代变化了,还要像革命战争年代一样保持崇高的价值追求吗?还有人质疑,在全球化时代,强调核心价值的差异还有必要吗?
是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生活的点缀品,是人的精神故乡、思想栖息地和灵魂安顿处。如果不建立强大的精神内核,物质世界再丰富,也只是沙漠里的高楼。
社会确实开放了,人们的言论、思想等自由保障了。但随着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果不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将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时代确实变化了,人们很少面临枪林弹雨的生命危险,但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如果不筑牢思想防线,将难以经受考验、推进共同事业。
全球化进程确实加快了,经济文化进一步融合,但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日趋激烈,这决定着谁掌握文化前进方向的话语权,谁占领文化软实力和道德制高点。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前苏联,这个有着2400多万平方公里的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
精神的支柱一旦倾斜,物质的大厦就会垮塌。失去了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就成了“无根的游魂”和精神上的流浪汉。
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树立牢固的精神信念。在党的历史上,强调价值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每一次对价值问题的重申,都意味着全党正面临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阔了,脊梁就挺了,底气就足了,就有了稳立惊涛骇浪之中的定海神针,就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价值共识,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D “浙江精神”、“红船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是浙江人民千百年来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浙江的生动体现。
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五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以及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源远流长的浙江文脉,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世代传承的浙江文脉,经过不断凝练逐渐形成浙江人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观念,求真务实、主体自觉的理性,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情怀,讲义守信、义利并举的品行,刚健正直、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志向。这些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财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为浙江近现代以来的辉煌巨变提供了精神动力。
90年前,在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
奇迹是精神信仰最宠爱的孩子。正是这艘小船,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并孕育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30多年前,历史的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浙江人民坚持“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形成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
在“浙江精神”的引领下,浙江人在创业中翻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在转型升级中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人间伟绩。
任何一种精神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浙江特有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浙江的时代化、具体化、特色化,必将成为新时期浙江儿女创造财富、创造奇迹、创造未来的动力之源。
E 弘扬时代精神,着力提炼核心价值观,打造当代中国价值“芯片”。
大道至简。
任何一个价值观念体系都包含多层面、多等级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主心骨、精气神,决定着它的总方向和总特征。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开放的“体系”,更在于它的“内芯”。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凝练宜实、宜简、宜熟、宜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当代中国价值“芯片”,不断彰显精神威力。
去年以来,杭州市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全省各地也分别开展“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信用浙江”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创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全省涌现出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姑娘”叶霄雯、“最美爷爷”占祖亿、“最美奶奶”柴小女等一批先进人物,这都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案例。
打造当代中国价值“芯片”,要坚持普遍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把握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又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制度相呼应,体现阶段特征、发展主题、历史使命。
打造当代中国价值“芯片”,要坚持先进性与精炼性相结合。先进的思想观念只有掌握群众,才有生命力;只有通俗易懂,才容易传播普及;只有言简意赅,才能有极大的张力、包容性和阐释力,才能为民众所接受和践行。
打造当代中国价值“芯片”,要坚持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超越,就不会先进。凝炼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形成时代突破。
大德行广。这是一个承前启后、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让我们高擎思想的火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行进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