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高朋远方来

  本报杭州12月26日讯

  

  今天上午,省人民大会堂气氛热烈,暖意融融,国务院国资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浙江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一系列重大的合作协议在这里签署:国务院国资委与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省政府与5家央企签订了投资规模约2085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2个与央企的具体合作项目同时签约,金额达2720亿元。

  这次签约,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与浙江省的全面合作进入了一个更高、更深、更广的崭新阶段,是浙企与央企合作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更加开放的浙江向海内外朋友的又一次真诚邀请。

  这两天,央企负责人格外“抢手”,各路媒体追逐,新朋老友邀约,话友谊,谈合作,抢机遇。

  的确,央企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海外资源等优势。

  而浙江也同样吸引央企的目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等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等科技大平台的着力打造,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落实,不仅是浙江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浙江与中央企业合作的新空间。

  从此次签约的项目看,大多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这些既是央企的优势业务,也是我省亟需借力发展提升的主导产业,将有力推动我省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在浙江省的投资将达到8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大大提升中国石化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为浙江增添新的动力。

  央企投资项目或者寻找合作伙伴,往往要综合考量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成本优势等一系列因素。此次华侨城集团与宁波市鄞州区签约投资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区,就是看中了鄞州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绝不是单纯依靠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就能吸引人的。

  记者注意到,此次我省省属国有企业与央企签订9个项目,总投资额1419亿元,占全省签约项目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省铁路投资集团一口气签下了央企四笔大单。董事长余健尔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浙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加速期,省铁路投资集团将通过与中国南车的合作,力争在浙江形成有规模优势的轨道交通整车生产能力,同时带动我省轨道交通相关配套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相关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

  在会场上,记者还“逮”到了浙江物产集团董事长胡江潮。“浙江已经进入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人均GDP9000美元的新台阶,步入规模经济时代,需要大企业的引领。”胡江潮向记者透露,尽管此次没有签约项目,物产和央企却早有合作。昨天他还在为600万吨煤炭的贸易合作项目与神华集团接洽,会后马上要和另一家央企签约,进行油品贸易、资源基地建设方面的战略合作。“央企有很大的资源优势,而我们拥有机制、管理、网络的优势,大家互补合作,寻求共赢。”

  引人注目的是,在会场,宗庆后、楼忠福、南存辉、郑元豹……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浙江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全都来了。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屠红燕告诉记者,资本没有民企国企之分,现在是竞合时代,只要有利于发展,任何合作都可以去尝试,当然她也希望政府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则表示,央企此次签约的项目大多在能源、交通领域,大部分民营企业是没有优势的。不过,他话锋一转,现在是大企业“瓜分”市场的时候了,中小企业尽管转型迫切,但会越来越艰难。浙江中小企业应该联合抱团,走专业协作之路,为大企业、大产业做专业配套协作同样也有广阔空间。

  与会的企业家们纷纷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期盼:希望中央企业与浙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希望共同推动投资发展环境改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次的洽谈会是一个平台,一个契机,一个开端,央企与浙江合作必将再谱美好新篇章,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的浙江将更加活力四射,大潮涌汇的“活水效应”将席卷这块创业创新的热土。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高朋远方来 2011-12-27 2276175 2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