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年终回访

龙庆桥的新生,寄托了人们对故乡最深刻的眷恋—

廊桥边的那些事

  今年1月,我们第一次造访龙庆桥。

  经过五个多小时高速大巴的颠簸,才到龙泉。再转车去往桥址所在地小梅镇,又是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当时临近春节,老桥早已被毁,新桥还未动工。迎接我们的是几个老人、一座简易石桥,和桥下奔腾的溪水。这是一次相对平淡的采访,我们只是静静地听他们讲这座桥和这个村子的故事。但我们的内心,已经与这个浙西南偏远的小山村,碰出了共鸣。

  年末,老人打来电话说,桥造好了。我们欣然前往,就像在外的游子,高兴地回家。

记忆里的桥,很热闹

  60多年前,在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和庆元县黄田镇曹岭村之间,横跨于梅溪之上,有一座美丽的木拱廊桥——龙庆桥。

  这是一座有历史的桥,也是梅一村和曹岭村的人们对故乡最深刻的记忆。

  桥门石刻横匾上书的“龙庆桥”三个字,出自清末状元张謇之手,使这座桥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由状元题词的廊桥。工艺之巧、建筑之妙,都令人叹为观止。

  梅溪是龙泉溪的上游,是历史上龙泉、庆元通向温州,从瓯江上游起始的第一个码头。这里曾经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横跨梅溪的龙庆桥,不仅是浙闽之间的交通要道,更是小梅、曹岭两地人民的情谊桥。

  “记忆里的桥,每天都很热闹。桥上都是摊贩,卖麻糍的、卖烧饼的,就像如今的商业街,中间佛堂的香火也很旺。”曹岭村82岁村民沈秀英说,去桥上边吃边逛边玩,是她们童年最愉快的时光。

  直到1949年5月中旬的一天,国民党军队在逃往福建的途中经过小梅镇,为阻挡追击,撬开桥面石板、在桥梁上浇上煤油,放火焚烧了龙庆桥。一座历史文化的瑰宝,顿时随着熊熊烈火灰飞烟灭。

  “烧桥的时候,我才15岁,父亲和几个村民下山救火,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桥烧没了。”曹岭村77岁的沈品玄老人告诉我们,大桥烧起来的时候,火光冲天。

  这么多年,两地百姓要求恢复建桥的呼声日渐高涨,曾经依靠民间集资造过木桥、水泥桥,但大家还是放不下重建龙庆桥的念头。

  2010年,在龙泉、庆元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和调研,龙庆桥重建之路逐渐明晰。

  “只希望我还能活着见到这座桥复原。”在调研中,一位80多岁高龄老人的话,让小梅镇副镇长洪长胜感触很深。为了这些满怀期待的群众,他长达两年没有休息日,为造桥奔波。

  2010年12月,龙庆桥开工重建。

  2011年11月29日,龙庆桥圆桥通济。一座让千百人惦记的桥,终于建成了。

  重建后的龙庆桥总长129.99米,宽5.4米,融合了龙泉青瓷艺术、庆元木拱廊桥传统技艺和梅岭当地的民间艺术,每一个马腿上都有一个故事。既不失原有古桥结构精巧、古朴典雅的特点,又体现了木拱新廊桥的特征。

  据了解,小梅镇还将依托这座仿古廊桥,建设一处景区,将廊桥、廊桥附近的一座码头、廊桥边上的一片梅林、连接廊桥的一条古街都串联起来。同时,龙庆桥建成之后,还将连接大窑古窑址,孙坑、竹口、黄田古窑址、小梅大王庙、黄南植壁殿等众多周边地区的景点。新廊桥为两岸百姓圆梦的同时,还将成为当地人们发展经济的依托。

山乡有盛会,沸腾了

  通桥仪式那天,早晨6点,小梅镇64岁的朱会德就起床了。他挑了一件亮色的干净衣服,换了一双好走的布鞋,带上家人一起来到桥边,为了先寻一个看桥的好位置。在建桥的这一年中,他隔三岔五就会来桥边看看,送点茶水,有时还帮建筑队员搭把手。“终于等到了今天。”

  这一天,在小梅镇有成百上千个朱会德,早早起床,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能在桥上走一走。“虽然没有见过老桥,但我们对它也有说不出的感情。”一些镇里年轻人也很激动。

  86岁的骆先妹老人住在梅溪下游的骆庄,虽然腿脚不好,行走不便,却在外甥女的搀扶下坚持要重走龙庆桥。“建得真像老桥,不过桥门比旧的还要漂亮,柱子也比以前的要结实。”

  这一天,不仅是龙庆桥所在地的梅一村和曹岭村,整个小梅镇和周边的村庄都沸腾了。梅溪两岸,人头攒动,人人脸上都兴奋、自豪的表情,处处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腰鼓队、舞龙队等来自周边村庄的民俗表演艺术队,穿着整齐的制服,一队接一队地走过龙庆桥,激起人群里一片欢腾。

  “原本我们从附近村里请了150个腰鼓队员,但其他村的腰鼓队员听到了,也说一定要来。最后,光是腰鼓队员就来了270个人。”小梅镇后勤工作的负责人告诉我,这几天报名来打扫的义工就有几百个,一所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出动了。一位老婆婆叫儿子专程开车到龙泉去买高山蔬菜,两位司机放弃了跑运输一天2000多元的收入来帮忙。

  一大早,大梅口村舞龙队的30几个村民穿着统一的服装出发了。年纪大的60多岁,年纪小的还不到20岁。从7点半到达,到10点半仪式开始,舞龙队员们在桥边一直笔挺地站着,一有号令,就卖力地舞起来。“这样的盛会,怎么可以偷懒呢。”一位队员这样说。

  还有那些不知从哪里赶来的小贩们,也来凑热闹。卖猪肉的、卖米的、卖糖葫芦的、卖小挂件的……将龙庆桥头变成了一个小市场。

  老人们乐了,他们看到了当年龙庆桥摊贩云集的胜景,依稀可辨。

点滴的努力,为家园

  “村子就是我们的家园。造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也是我家今年的头等大事。”从小梅嫁到曹岭的吴凤英老人的一番话,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一个小镇要办这样的大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在这一次造桥的过程中,民间捐助的力量,让人感动。

  有的老人放弃做农活的时间,去打零工赚钱,然后把钱捐出来造桥。有的村民卖了家里1000元钱的竹子来捐款,还有村里的低保户,把剪香菇角赚来的微薄收入捐了出来。

  “有个村民长年在外地开照相馆,听说村里有这么件事,不声不响就拿出了20万元。村里还有个残疾人,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满头大汗地递给我2000元钱。”梅一村捐款统计负责人说,不管家庭状况如何,大家纷纷解囊,你出五百,我出一千,热情地参与到这次捐助中来。

  据统计,在龙庆桥的修建过程中,捐款的个人有1281人。单单大桥两边的村民,就捐助了100多万元。典礼当天,现场募捐的数额也达到了4万元。

  除了出钱,更多的热心村民还做着最朴实的奉献。

  “口渴了,就过来喝杯茶吧。”梅一村的农民管君才家就住在桥头,他主动提出为参观的人免费提供茶水。他摆出一张木桌,桌上满满当当放着36杯茶水,杯子是各式各样的,青瓷杯、塑料杯、纸杯……

  为了龙庆桥贯通这一天,管君才买了几十袋一次性杯子。早晨4点不到,他就起床开始生火烧水。虽然占着观看仪式的最有利地形,他却只能默默躲在幕布的后面。有过路的村民渴了,都到他家讨口水喝。“桥通了,我以后就天天烧开水,请过路的人来我家喝茶。”管君才说。

  仪式当天,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桥的两边挤满了村民。“平时村里冷冷清清的,今天这么多人都回来了,就像过年一样。”梅一村66岁的吕苏仙老人喃喃地说,“桥通了,才真有了家的感觉。”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年终回访 00018 廊桥边的那些事 2011-12-27 浙江日报2011-12-2700011;浙江日报2011-12-2700017;浙江日报2011-12-2700018;浙江日报2011-12-2700020 2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