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两百私家车组成爱心车队——
顺风车,新风扑面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叶宁 谭孝军
本报永康12月22日电 昨天上午,家住永康市区的胡献出门后,照例开着他的白色丰田越野车去上班,与其他私家车不同的是,这辆车右侧后视镜上系着黄丝带,挡风玻璃醒目位置贴有“爱心”标志。
开出小区,转到公交车站,胡献主动停下车,捎上两位正在焦急等待公交车的年轻人。“居然可以免费搭‘顺风车’,要不是亲身经历,我不敢相信。”到达目的地后,湖北籍农民工黄名普连声道谢。
今年4月,永康几十名车友自发组成“爱心顺风车队”,遵循“顺路”的宗旨,免费搭载市民,希望用实际行动给一座城市以“爱的温度”。
组建车队纯属偶然
“还不错,我们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今年40岁的胡献是永康一位私营企业主,也是“爱心顺风车队”的主要发起者。他告诉记者,组建这样一个公益团体,纯属偶然。
两年前,胡献在街上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想乘公交车,不料,几辆经过的公交车都视而不见,老人满脸无奈的样子让胡献难以忘记。
“能不能组织一支‘爱心顺风车队’,免费搭载需要帮助的人?”今年初,在一次聚会上,胡献向朋友们“推销”建立顺风车队的计划,这一倡议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现在路上这么多车,顺路搭几个人是举手之劳,而且环保。”车队副队长陈文如告诉记者,今年初,他在永康汽车西站附近看到很多出来打工的人在寒风中等候,当时他就想能以什么方式帮帮他们。如今,组建“爱心顺风车队”,终于让他的想法成为现实。
4月,这支特殊的车队正式成立,通过半年多的发展,车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各行各业的车友纷纷通过网络、电话报名,以当面审定的方式加入;车子也由当初的二三十辆,增至现在的230多辆,车型中既有奇瑞、长安等“中国造”;也不乏奔驰、宝马等高端车。
信任感激最为快乐
这么多人参加“爱心顺风车队”,究竟为什么?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车队成员来说,受助者的信任和感激,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前不久,一位叫“豪杰英雄”的车友在下班回家路上,碰到一位阿婆要回乡下,却一直打不到车。虽然不太顺路,按规矩,“豪杰英雄”可以不载阿婆,不过眼看天色已晚,他不假思索就把老人送到家里。到家后,阿婆家人感激地端来新鲜水果,一个劲地往他手里塞。
当然,为了保证好心能办好事,“爱心顺风车队”也对申请加入的车友“约法三章”:车主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安全驾龄,汽车检验合格,同时要做好交强险、第三方责任险和5万元以上额度的座位险。参加顺风车活动的每名车主还要登记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并出示身份证、行驶证。
车队还规定,车友搭载对象原则上为老年人、负重的打工者、带着小孩的妇女、学生、孕妇等,对所有乘客不收一分钱。如果违反规定,乘坐者可以拨打爱心车贴背后的举报电话。让胡献高兴的是,他至今没有接到一个举报电话。
一路走来坎坷不少
半年多来,“爱心顺风车队”如愿收获了很多信任和感谢,也不得不面对误解和冷漠,好事难做、好人难当依然是这项公益事业最大的“硬伤”。
“很多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免费午餐’,‘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情况十分普遍。”车友陈春芳说,每次经过公交车站,看到有人等车,她总会停下来想顺带一程,但多数人往往置之不理,反应冷淡。
胡献笑称,不少人上来就劈头盖脸一句:“要不要钱?”“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带我?”即使“顺风车”队员指着黄丝带和爱心车贴耐心解释,他们也宁愿自掏腰包坐公交或打的。
“人们不肯‘领情’也可以理解。”胡献说,现在社会复杂,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顺风车”的宣传没有到位,数量太少、上路频率不高,也是“爱心顺风车队”发展缓慢、影响不大的一个原因。毕竟,与永康市10多万辆私家车保有量相比,200多辆“顺风车”还是显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