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首届中国年度时尚回顾展摇曳生姿

一场秀,一阵文化风

  本报杭州12月22日讯

  记者 吴孟婕

  在人们的印象中,坐落在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静谧典雅,宛如一位身着旗袍的恬淡女子。但这几天,展厅暂时关闭,馆内却传出阵阵乐声,撩拨着过往游客的好奇心——博物馆究竟因何而“动”?终于,丝博馆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消息揭开了红盖头的一角: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办,丝博馆承办的《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展》将于12月23日下午开幕。博物馆“遇见”时尚,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记者今天前往一探究竟。

  走入丝博馆一楼大厅,一个T台、两块大屏幕、近百张座位在半透明的穹顶下错落有致,颇有些画报上名牌秀场的架势。一问边上的丝博馆馆长助理蔡琴,还真会有一场秀!但由谁演,演什么,她笑而不答,只请我们先去看展品。

  循着一阵敲敲打打的工具声,就到了新近改造完成的二楼展厅。第一个惊喜是,那些十几年来不曾挪窝的笨重展柜集体“失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敞亮的弧形走道,虽不至蜿蜒曲折,也为脚步的探寻保留了一些神秘感。“我们希望能在探索丝绸文化遗产综合保护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也希望能在探索古今结合等方面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这道美丽的弧线意味着,当代博物馆的‘形状’也应该是圆润大气的。”丝博馆馆长赵丰说。

  仿佛说好了一样,展厅上方的射灯忽然同时亮起。在光束的指引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吴海燕大师的服装作品——《富春山居图》。今年6月1日,分离360余载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吴海燕以这次文化盛事为创作主题,用灰、白、黑三色展现了富春山水的奇特壮观,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演绎出“同根、同融、同情”的深邃意境。

  一幅剪裁别致的水墨画卷,想来需要一些灵秀之气呼应,一回头,梁子的《月亮唱歌》出现得恰到好处。这件作品的面料采用了天意首创的“生纺莨”,比传统的莨绸织物更为轻薄、飘逸,隐约中,仿佛有泥土味、野草香和月亮均匀的呼吸,让人禁不住陶醉于这种文人画似的情感表达。

  在本次年度时尚回顾展中,汇集了9件重量级的名师作品。在丝博馆提出的“收藏当代”创新理念下,《富春山居图》、《墨·色》等作品将被收为馆藏,成为永久流传的文化印记,而郭培、祁刚等知名服装设计师在积极参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期待的信号:“专题博物馆与服装产业之间、收藏与设计之间的良好互动应该持续下去,以后的每一届回顾展,我们都会带最好的作品来参加。”

  移步换景,墙上挂着的那些五彩斑斓的图案似乎有些眼熟。又一个惊喜随之而来——这些都是由网友票选出的“织·微博”比赛中的获奖作品。自11月15日本报与丝博馆联合发布活动征集令以来,收到的参赛作品无论从质量与数量上均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也为本次年度时尚回顾展打开了一道与民间的沟通、交流之门。现在,到了回报与感谢的时候了。转发微博、参与投票的网友和读者都有机会收到主办方准备的精美礼品,而获奖的编织其编制者还将受邀观看24日傍晚的“寻找时尚,发现快乐”动态秀表演。

  这时,乐声又一次响起,蔡琴也不再卖关子,带我们下楼一睹动态秀的真容。舞台上,年轻的音乐人、都市母子、商务人士步履匆匆,表情有些僵硬。为什么成人的世界总有那么多的不快乐?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一连串问号化成雪花,一片片落在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手中,她睁大眼睛,拿着象征时尚的魔法棒,走入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探寻,思考,改变,终于发现了快乐的源泉……创意秀的导演、温州大学服装系教师陆琰透露,演出“限座”、“限量”,只有3场,在明天的开幕表演上,一位中国美院的教授还将带来神秘惊喜。

  让文化更亲民,让更多的人走入博物馆——《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展》将掀起盖头,摇曳出文化的姿态。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一场秀,一阵文化风 2011-12-23 2272424 2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