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家”真温暖
——广厦民工的幸福生活样本
本版撰稿 朱华
核心提示
什么是劳动者的幸福?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
就在今天,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明将公布一项未来五年的《广厦民工成长工程》,内容包括助学帮扶、民工学校、培养技术人才、民工社会保障、健康关怀等七大项目。
如何实现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在广厦有着具体的涵义。
早在2006年,广厦就提出“善待好,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的农民工“四好”管理经验。同年,国家领导人专程来到广厦重庆一建建筑工地,亲切慰问农民工。
多年来,广厦一直将自身发展与农民工紧紧地系在一起:“造”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广厦创始人楼忠福有个习惯。
下项目工地,不先去工地看施工进展,而是一看伙房,二看农民工宿舍。有时,甚至还要看一看工人们有没有开水喝,有没有热水洗澡。
一位大型企业老总,怎会有如此细腻情怀,关爱一线农民工?
各种场合,楼忠福都不讳言自己的泥水工出身。他说:“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位农民工,所以我把农民工当成兄弟!”
生活在有亲人般温暖的集体,是幸福的。
让我们撷取一些广厦普通农民工的生活片段,解读他们的幸福密码。
课堂办在工地上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第一步怎么迈?
广厦的做法是:入门从上课开始。
广厦是中国最早创办民工学校的民营企业。最初,这些建在工地上的学校因陋就简,课堂设在职工食堂,教学设施只有桌椅和黑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但一个个出自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实用的行业经验和生动例子:安全操作规程、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却让农民工兄弟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2000年,广厦建设集团率先在杭州、金华等地的部分项目部试办的民工学校。而后,民工学校不仅在广厦全面推行,也被推广到了全国的建筑工地。
如果说,广厦最早办民工学校是基于强化安全意识的考虑。后来,广厦领导层发现,随着现代化施工新技术的运用,工地上粗重累的小工活,将逐步被机械化和自动化代替。“学技能”成为和“学安全”同等重要的民工学校学习内容。
现在,广厦民工学校又多了新内容——“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广厦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法律知识、社会公德,广厦教会农民工的是融入城市的能力。
“来杭州不仅让我挣到了不少钱,增长了工作技能,更在文明待人、文明行路、文明乘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广厦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泥工杨中付兴奋地说,是民工学校提高了他的素质。
2003年开始,广厦组织公司各部门骨干编写教材,37种教材与图文并茂的光碟送进每一家民工学校。由楼明主编的《把生命意识融入建筑》更成为全国农民工教育的唯一规范性教材。
楼忠福说:“农民通过相关培训成长为合格的产业工人,不仅符合广厦自身的要求,也符合社会的要求。广厦不仅要对民工的今天负责,还要对民工的明天负责!”
活动板房里的小日子
在一般人印象里,城市建筑工人栖身临时搭建的工棚,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但广厦重庆一建农民工却自豪宣称:“我们住的是园林式公寓。”
装卸工田维生的“家”,就在财富中心工地旁的活动板房里,20平方米的宿舍,5个上下铺,住了不到10个人。公司统一发放的皮箱被整齐地摆放在门后,军用被子叠得有棱有角。院子里种着花草,还摆放着石凳。食堂、淋浴房、娱乐室、医疗室和小卖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医生还每周来这里两次。不出小院,一切都很方便。
“每月家人来探亲,还可以免费住进‘亲情房’。跟以前的通铺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起这些,田维生不由喜笑颜开。
比起财富中心,公司还有一些公寓更“豪华”,在骏逸第一江岸项目部,活动板房搭建的民工宿舍已安上空调。“空调能保证休息质量,尤其是夏天,劳逸结合得当,既有干劲又安全。”广厦建设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杭州钱江新城钱江商务广场项目部的农民工却心急如焚,由于生活区无法接入有线电视信号,无线接收效果又不好,他们可能收看不到奥运盛况。
大伙的心思,被项目总指挥黄益良读懂。他亲自动手紧急安装卫星天线,终于在19点57分,离开幕式还剩3分钟时将天线装好。当大背投电视出现奥运会的第一个电视画面时,现场响起了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广厦的每个工地都有“员工之家”,这个“家”里有电视、书报阅览区、球桌、棋牌,部分工地还配备网吧,供员工免费使用。
“出门在外,工地就是家,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一位广厦项目经理的朴素话语,表达出了广厦持之以恒的企业理念。
农民工有了工资卡
临近年关,广厦集团贵州分公司的毕节农民工王权却说自己从不担心会被拖欠工资,因为广厦从未发生过一例拖欠工资事件。
他手上有张银行卡,这是他第一张工资卡。每月10号,上个月的工资就会自动打到卡里。“我们拿到的是100%的工资,没有一分钱克扣。每笔钱都有短信提醒。”王权高兴地说。
近年,针对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广厦积极思考对策,试行银行卡发放农民工工资的制度。每个月按照生产的实际工程量,造出工资表,经本人确认后,由项目部直接把工资打入每个农民工的银行卡。
考虑到一些项目经理承包项目时亏了或因其他原因发不了工资,广厦党总支与公司领导协商后,会主动垫资,让农民工没后顾之忧。王权说:“我到很多建筑工地干过活,我愿意在广厦继续干下去,好好干,多赚点钱。”
广厦农民工一进工地,都会领到与自身工种相匹配的劳保用品,成为工会会员;如果是党员,工地上的流动党员之家还会很快上门联系。广厦重庆一建的每位新进农民工,还能领到一张“农民工家园卡”,卡上详细注明公司各部门领导的电话,有什么事可直接找经理。
工作表现优异或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广厦还给予民工上万元的重奖。广厦“心连心农民工专项基金”,专门针对因灾因病导致生活贫困、子女入学难的农民工家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从农民工到管理者
楼忠福认为:“人人都是人才,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长,要给每一个人以成长的机会。民工队伍不仅是广厦宝贵的人力资源,还是培养人才的土壤。”
在广厦,从农民工到管理者,从没有设置过太多的条条框框。
王兴柱是广厦集团杭州市设备安装公司的一名技师。1987年,他刚从安徽来杭州打工那会儿,连电焊条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10多年后,王兴柱带领班组成员完成各类高难度的安装工程,有的还获得了鲁班奖和优质工程奖。
如今,这位从普通民工成长起来的蓝领工人不仅入了党,拿到中专文凭与高级电工职称,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1979年,当21岁的东阳青年吴忠海第一次去贵州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会成为该省第一批农民工身份的人大代表。
农民的勤劳秉性,让吴忠海从上班第一天就是个“拼命三郎”。他起早贪黑,挑砖、和浆、扎钢筋,样样抢着干。2001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7年11月,当选贵州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此时,吴忠海的身份已是广厦建设集团贵州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助理。
王兴柱和吴忠海只是众多广厦优秀农民工中的一员。近年,广厦队伍中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已有几十位;农民工担任管理工作的有三四千人之众,在这批人中,拥有岗位证书、技术职称的有2000多人。
歌声也能促进生产力
广厦有支“农民工合唱团”,这支合唱团还唱进了春晚大舞台。
“如果不是在这里上班,我们怕是一辈子也莫想站上舞台!”几位农民工笑着说。
在一般单位看来,一个自负盈亏的建筑公司,投资让木工、钢筋工、油漆工、混凝土工们去学唱歌,有些“不务正业”。广厦领导层却认为,“歌声也能促进生产力”!
在广厦重庆一建“农民工合唱团”排练现场,指挥是来自战友歌舞团的指挥家,声乐老师是重大美视学院的教授。在专家们的悉心调教下,这些白天还在工地里忙碌的农民工发起声来照样抑扬顿挫、悠扬动人。
广厦领导认为,高层次专家教给农民工的,不仅仅是声乐技巧。他们更希望,通过与专家的交往,能让农民工们了解专家也是普通人,感受到自己与城里人没有差别,没有贵贱之分。
2008年除夕,这支广厦的“农民工合唱团”唱着自己创作的《农民工之歌》,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广厦员工说,不进广厦不知道,这里的业余生活会有这么丰富!除了“农民工合唱团”,广厦还组建了中国首支“农民工足球队”,相继建立了“农民工之家网站”、“农民工夜校热线”、“农民工工资投诉热线”。
广厦领导层说,广厦90%以上的员工是农民工,管好了他们,就意味着管好了整个公司。而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只有提高企业凝聚力,创造企业文化,才是打造企业长期生存平台的根本。
糖果的幸福滋味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曹路镇民风路258号的广厦控股上海明凯照明有限公司,是广厦另一种类型的企业:有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属劳动密集型,85%的员工属80后新生代农民工。
“新时期的外来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在他们看来,赚钱是第二位的,开眼界长见识才是第一位,他们流动性更大,消费观念超前,特别渴望融入城市。”明凯照明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耘说。
这些天,明凯员工正在上新课——“学说上海话”,给他们授课的是上海金融大学的老师。学员们表示这门课很贴心。“虽然还不会说,但起码能教我们听懂,对上海不会那么陌生了。”近年,明凯尝试与周边大学合办“外青学校”,现已成为上海金融大学的授课基地,大学的优质师资为员工带来了相关的专业课程,也带来了许多前沿的时尚理念,受到大家的热捧。
2010年7月,明凯“员工之家”的一角悄然开出服务部,企业采购的食品放在这里平价售卖,不赚取一分钱利润,一到午休和下班时间,员工志愿者就主动上班当店员。“说实话,糖果之类的零食不能果腹,但它能产生幸福的味道,让大家工作时心情愉悦。”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内心特别渴望平等,明凯不论员工来自何方,一律实行同工同身份,同工同酬同待遇;为激发年轻人工作热情,开展“学习型班组”评比;团委每年还组织员工外出旅游。
体面的劳动者身份和劳动者报酬,让新生代员工感受到了尊严,当同行业出现“用工荒”,明凯员工却纷纷介绍老乡来公司工作。
大爱广厦
薪火相传
这是一家企业善待农民工的点滴细节,点滴之水,汇成江河。
五天前,广厦刚刚完成一次历史性突破,落子能源业,成为我国首个进入原油中转储运项目的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广厦的目标,是百年企业、百强企业。
当楼明从父亲楼忠福手里接过接力棒,这位在军营历练过,又在广厦基层工作多年的广厦第二代管理者,正致力成为一个传承的榜样。
“广厦从创业的那天开始,就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企业做大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更大了。”广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楼明这样说道。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楼明亲自挂帅,组建起一支280人的“广厦重建家园志愿者突击队”,并担任队长,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当年6月25日前,广厦的志愿者们最早开工建设也最早完成了2050套过渡房和一所小学的建设任务,获浙江省抗震救灾集体一等功。楼明本人也因此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中华慈善奖”。
楼明一直对公益事业充满着无比的热爱。办大学、建医院、组建职业篮球队,广厦控股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了作为一家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要告诉未来的广厦管理者——当然,未必是我们家族内部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对企业忠诚的心,要讲诚信,要关爱社会。”楼明说。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广厦义无反顾挑起沉甸甸社会责任的最原始动力,这是一家塑造百年企业、百强企业最强大的核心力量。它以自身稳健的发展,实现着实业报国的雄心;以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着农民工群体,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更以大爱的情怀,反哺家乡服务社会,写下浓墨重彩的“责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