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投资

  他,曾为了一起知识产权案件打了整整六年的官司,并把这场知识产权的博弈从美国打到了中国;他,打赢了加入WTO以来“中美知识产权第一案”,打破了美国专利壁垒神话,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蚂蚁战胜大象”的另类样本;然而成功的光环下,巨额的诉讼费用和走向低迷的外需市场成了牵绊这家民企的“不能承受之重”,他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放回国内,却意外收获了一片大市场。

  他就是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伍胜。今天,他依然在带领着自己的企业,为突破生存障碍毅然前行。

  蚂蚁战大象的神话

  一个看似普通的插座,接上电,插座上的灯泡亮了。对准每一个插孔浇水、甚至将整个插座浸泡在水里,灯泡依旧正常亮着。

  这种插座的专业名称叫做接电故障漏电保护装置,在美国拥有很大的市场。而从这个产品在通领诞生并开始走进美国市场的那一天起,陈伍胜就为了这个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孩子”操碎了心。

  走出去的道路“险象环生”。如同千千万万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尝试走出去的企业一样,通领集团的产品刚进入美国市场,就“撞”在了贸易壁垒的高墙上。而高墙的另一端,是财力雄厚的美国500强企业莱伏顿电气公司。在通领科技进入这个市场之前,整个美国市场几乎全部被莱伏顿、帕西西姆、库柏、哈卜等四大巨头利用专利技术垄断。

  2004年春天,莱伏顿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专利为名将通领集团告上了美国联邦法院,一场知识产权的博弈就此拉开了序幕。2007年7月,陈伍胜终于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书,赢得了“中美知识产权第一案”。而就在刚刚打赢官司的36天后,莱伏顿公司的战略伙伴,美国漏电保护器市场四大巨头之一的帕西西姆公司又把通领科技告上了国际贸易委员会。2009年,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通领集团败诉,通领集团的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一下子减少了4/5。这一次,陈伍胜将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告上了法庭。2010年8月,通领成为入世以来第一个完胜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中国企业。

  整整6年时间和将近1200万美元的巨额诉讼费用,让陈伍胜看起来像个坚强的“诉讼狂人”和“反贸易壁垒斗士”。然而57岁的他,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和媒体的镜头前落泪了:“归根结底这是利益的博弈。只要你侵犯他的利益,你就不得安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坚持,这个行业就完蛋了,国内好多同行都看着我呢。”

  赢了官司 放下市场

  约陈伍胜见一面,似乎比以前更难了。“早上要飞去广东,中午在温州,傍晚到乐清。”打赢了持续整整6年的官司之后,陈伍胜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就此轻松起来。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全国各地跑,为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四处奔忙。

  与一年前在媒体频频露脸的意气风发相比,陈伍胜的脸上多了些转型中的思考。“拼着一口气,坚持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守住美国市场,但现在看起来,持续低迷的美国市场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市场了。”

  而另一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却在同时慢慢显露出来。“官司几连胜,国内订单翻了好几番!”陈伍胜告诉我们:“我不会放弃出口市场,但内需市场现在也到了好好开发的时候了。”他说。

  回师国内市场,陈伍胜也已有了全盘计划:与清华大学合作,改进和美化产品外观;添加眼下时髦的过载保护、防雷击保护、USB接口等新功能,丰富产品线;争取3年内实现年销售额50个亿,向业内龙头“公牛”看齐……

  但烦恼也随之而来,就在第四季度,国内家电业巨头——美的找上门来,要为出口美国的空调装配漏电保护插头,一个订单就下了1.2亿人民币,这相当于“通领”以前一年的销售量。

  然而,这样的一纸巨额订单却让面对诉状都不曾胆怯的陈伍胜退缩了。

  “不敢接。按照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肯定是跟不上的。”除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陈伍胜也与其他中小企业一样,面临着资金链吃紧的考验,“像这么大的单子,每个月采购原料就要用掉2000多万,总的成本加起来超过5000万。现在银行贷款难,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

  商人总是有着追逐资本最灵敏的嗅觉。陈伍胜将融资的目标锁定近几年在国内风声水起的风投。“这么好的产品,真的很想让它早点投放市场,为这个我愿意出让股份。”陈伍胜说。


浙江日报 经济·投资 00010 2011-12-13 2257641 2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