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年终回访

袁隆平和武义农民结下了30年情缘,不只为粮种,更为——

耕者“粮心”

  前一次去基层联系点——武义县壶山街道上端头村采访时,那里还是一片碧绿的田野。上周,我再次走进村里,随风摇摆的秧苗、生机勃勃的蛙声,已经没有了踪影。稻田里只剩一个个草垛子,在冬日暖阳下,让人很想有爬上去躺着晒太阳的冲动,温暖极了。

  “以前,农家冬天就是用稻草当垫被,铺床取暖的。”村支书潘法明说。他黝黑的脸庞难掩笑意,被我一下猜中,度过了合作社“退社风波”,今年上端头丰收了!

  

  田畈里,话收成

  我们是在村民项生银家的田头,找到潘法明的。

  他正弯着腰帮项家种油菜,一棵棵油菜苗,被分发到一畦畦挖好的田畦里。“栽在挖好的坑里,根部用泥土捂上压实。”潘法明边忙边说。

  近一亩的油菜,已经种了近一半。黄色的田野里,又添了一份绿意。

  活干得身上热了,65岁的项生银走出田畈,脱下毛衣。老伴邹彩女在一旁心情不错:“今年种了5亩单季稻,亩产1000多斤。国家粮库收购价比往年高了不少,每担(每百斤)150元,投售了30多担,收入四五千元呢!”她喜滋滋地说。

  项生银告诉记者,今年年景好,粮食大丰收,稻谷收割后又育了油菜秧苗。现在,油菜秧苗长壮了,趁这天还没下霜,抓紧移栽,他准备种3亩地的油菜。

  上端头村地处武义县源口水库下游的粮食主产区白鹭溪流域,由1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315户、900个人,良田1700多亩。这里田多地广,是武义县有名的种粮大村,并成立了全县为数不多的村粮食专业合作社。

  潘法明介绍,村粮食专业合作社也喜获丰收。800亩单季晚稻,亩产均超400公斤,总产量达32万公斤。合作社投售给国家粮库14.8万公斤,现在还留存2万公斤稻谷,把两间粮仓堆得满满当当。

  难怪潘法明高兴,这个去年刚成立的合作社,今年曾面临着退社潮。几个入社的村民要求退出。合作社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顶住了风波,今年又迎来了丰收。

  走在这片名叫“桐村畈”的广袤田野里,我们遇到了许多与项生银家一样,正在种油菜的村民,他们或种了六七亩,或三四亩粮食。又在弯腰为新一季辛苦的他们,对过去一年的粮食收成,都颇为满意。

  “粮食收购价能够维持这样的水平,农药化肥再便宜点,我们还是想种粮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武义的荣誉市民,我们肩上也挑着让大家吃好吃饱的担子。”一位村民说。

  土灶前,聊隆平

  说实话,上端头村没几个人见过袁隆平院士。而这里的农民,似乎一点都“不客气”,都把袁隆平当作自家人。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跟着老项夫妇回家做饭。在项家的土灶前,邹阿姨忙里忙外,老项烧着火,我跟潘法明聊起了袁隆平。“他来过武义好几次,每一次他开现场会时,人围得都可多了,武义有很多他的崇拜者。”潘法明说。

  这个61岁的老支书,他很想用紧跟潮流的“粉丝”这个词。可老想不起来,最后放弃了。

  潘法明回忆道,袁隆平与武义的故事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为解决杂交晚稻“汕优6号”生育期长、抗性退化等问题,武义县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攻关未果。

  无奈之下,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赶到湖南,专程向袁隆平讨教。袁隆平当即拿出一包“威优64”良种,无偿赠送给他们,并将种植技术传授给了武义农民。就靠这包种子,武义县选配成功了“汕优64”杂交晚稻新组合。后来,这个组合成为我省杂交晚稻的当家组合,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袁隆平与武义的情谊,就此结下。

  之后,袁隆平培育的许多水稻新品种,常会在武义试种,然后在全国推广。“我们家好像也试种过他的新品种呢。老头子,火再烧旺点。”邹阿姨也插上一句,一边还炒着锅里的油冬菜滋滋响,屋子里香气四溢。

  “我记得袁隆平来过三次武义,1999年、2001年、2005年。”项生银说。土灶里的火更旺了,印着老项的脸通红。潘法明说,上端头村先后试种过袁院士不下10个品种。“我还见过他本人呢。1999年,袁隆平到武义考察,开全国杂交水稻现场会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袁隆平。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农民,怎么会这么伟大呢。”

  “他是老科学家,我是老农民,他育种,我种地。我们虽然能力不一样,但都在做一件事,让田里长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潘法明说,就是因为有袁隆平这样的情怀,他们去年才又干了件大“傻事”——成立粮食专业合作社。

  最痛心,田抛荒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农业的命运,经常面临危机。上端头村也不例外。

  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下了锄头,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如今,900人的村子,只有一半在家。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良田,有的也被抛荒了。

  潘法明心疼极了。他跟村干部们商量,成立合作社,“吃”下抛荒田。去年4月,武义上端头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村干部们带头入股,自担风险,流转土地800多亩。其他农户则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加合作社,按每亩450斤鲜谷(湿谷)或500元现金的标准分红。

  去年,粮食专业合作社效益勉强持平,但深受以土地入股的村民的欢迎。合作社把土地租金提高了,把收割好的稻谷,送到农民家门口。上端头粮食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县粮食生产先进合作社。

  “我们成立这个合作社,就没想赚钱,只是不想看到抛荒田。”潘法明说。也正是因为此,合作社不盈利,运营风险又大,“大股东”很吃亏。上一回,我们到上端头村采访时,一部分村干部正要求退出合作社。

  “我们也能理解这种行为。毕竟是市场经济,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村主任项官锋说,退社风波已经过去,现在,村支书潘法明、村主任项官锋及监委会主任施生法三人继续留在了合作社。三个志同道合的农民,目标更加坚定:消灭抛荒现象,发展粮食生产;服务村民,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让村民洗脚上岸,更安心地从事二产三产。

  “只要能够让村民得利,合作社能够收支平衡,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潘法明说出三个人共同的心声。

  为解放劳动力,合作社投资引进各类机械化设备,采用机械化耕种、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和机械化烘干,提高了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目前,上端头村生产的优质大米,在市场知名度还不高,市场销售价每市斤也只有四五元。可老百姓的眼睛,总是最亮的。

  施生法告诉我们,前几个月,稻谷还没收割,就有很多邻近的村民来打听,想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有不少人是隔壁村的,可我们现在自己的脚跟还没站稳,不适宜过快扩张。不过等我们有能力了,我们一定还会把种粮的事业做得更大。”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年终回访 00020 耕者“粮心” 2011-12-13 浙江日报2011-12-1300012;2252730 2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